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娛>

民間藝術一奇葩

——河東道情《鹽湖岸畔話今昔》觀后

來源:運城晚報發(fā)布者:時間:2023-10-10

□王思恭

《鹽湖岸畔話今昔》“我有拿手戲”展演現(xiàn)場

日前,筆者因事前往鹽湖區(qū)文化館。剛進大院,就被優(yōu)美動聽的管弦絲竹聲所吸引,聞聲尋到二樓排練廳,原來是由鹽湖區(qū)文化館組織、準備參加山西·運城第34屆關公文化旅游節(jié)暨第六屆群眾文藝節(jié)目大展演“我有拿手戲”的河東道情《鹽湖岸畔話今昔》,正在進行正式演出前的“通排”。

節(jié)奏鏗鏘、歡快熱烈、韻味濃郁、優(yōu)美動聽的前奏曲,營造了特色鮮明的音樂氛圍。“雨滌條山多俊秀,風拂鹽湖蕩悠悠。天高云淡天氣好,大美鹽湖盡意游”的群體演唱,將觀眾帶入琳瑯滿目的鹽文化歷史長廊,聆聽舜歌南風的琴歌雅韻,回眸涿鹿大戰(zhàn)的刀光劍影,感受先民終年鏟鹽的辛勤勞作,領略啞姑泉的美麗神話,瞻仰池神廟宇的恢宏壯觀,憶及廠房遍布、民工鏟硝、為國聚財的激情燃燒的歲月,體味“退鹽還湖”的生態(tài)新貌,展望弘揚池鹽文化、促進文旅配合的美好前景……讓觀眾在得到藝術享受的同時,對恢復鹽池生態(tài)動能的必要性、重要性有了更新的認識。

《鹽湖岸畔話今昔》劇組薈萃了運城文藝界的各路精英,由眉戶音樂家、編劇、著名琴師韓長榮和鹽湖區(qū)文化館館長黃運濤作詞、譜曲的該劇,詞曲優(yōu)美、內涵豐富、意境高遠,為表演者的藝術才華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和空間。

由傳統(tǒng)的坐唱道情,改革創(chuàng)新為坐唱加表演的形式,對演出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韓長榮(四胡)、王和平(鼓板)、寧志敏(三弦)、李康民(中胡)、劉國寧(笛子)、費佳驥(二胡)、崔永管(揚琴)、岳雅琴(大提琴)、武新峰(電子琴)等加盟該劇,這些技藝高超的樂隊演奏者,均系頗有造詣的專業(yè)人員,他們精心伴奏、配合默契,極大提升了該劇的藝術表現(xiàn)力。

擔任主唱的是市藝校退休高級講師、二胡演奏員郭開義,他的演唱聲情并茂,起到明顯的“提戲”作用。主唱兼三才板的張漢庭、主唱兼魚鼓的樊世俊、主唱兼碰鈴的王麗娟和李武霞,演唱字正腔圓,表演惟妙惟肖,保證了演出的圓滿成功和整體效果。

該節(jié)目的導演是市戲研所原所長、市文化館副館長劉曉東。他的導演思路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舞臺調度及整體節(jié)奏把握非常到位,令整個作品別具一格,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河東道情傳承人和項目負責人的鹽湖區(qū)文化館館長助理王煥玲,為《鹽湖岸畔話今昔》的問世做了大量組織工作。

河東道情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民間廣為流傳,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稀有劇種。作為戲曲大省,山西僅道情就有臨縣道情、洪洞道情、神池道情等,運城則有長江府道情、永濟道情等。河東道情《鹽湖岸畔話今昔》在保留原傳統(tǒng)道情音樂特色的基礎上,借鑒姊妹藝術,吸收了關中道情、隴東道情和“三拍子”等音樂元素,融會貫通編創(chuàng)而成。

河東道情歷經長期藝術實踐完善提升,逐步成為雅俗共賞、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并擁有了相對穩(wěn)定的演唱班底,在省、市各類群文節(jié)目大賽中頻頻閃光,屢獲大獎。

前不久,河東道情一赴大同,兩赴太原,在全省稀有劇種展演中斬獲佳績,得到省級專家領導一致好評。在運城市第六屆“我有拿手戲”群文節(jié)目大展演中,《鹽湖岸畔話今昔》榮獲一等獎。

愿河東道情這株民間藝術奇葩愈開愈艷。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