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娛>

震撼心靈的責任呼喚

——現代蒲劇《兒媳保姆》觀后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9-26

□楊望久

▲《兒媳保姆》劇照 姚小勇 攝

由運城本土劇作家裴軍強創作的現代蒲劇《兒媳保姆》,最近由河津蒲劇團成功演出,反響熱烈。

(一)

劇中故事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圍繞老革命焦守義和“兒子”焦解放多年反目、最終釋懷相認的情節,塑造了4個人物形象:剛剛沐浴改革春風的農村青年婦女張玉蓮,心胸豁達、孝順老人、和睦家庭、摯守大愛;經歷了戰爭浴火的革命退伍軍人焦守義,重性重義、剛烈不二;焦解放,思想單純、性格沖動,血親觀念深厚;劉主任,是一位有著集體觀念,有責任有擔當的村委會主任。

劇情緊緊抓住舞臺藝術特點,一開始就把焦家父子的矛盾展現在觀眾面前。隨著沖突推進,以焦解放與張玉蓮結婚盼焦守義到場、張玉蓮假扮保姆伺候病中焦守義、焦解放焦守義被確認非父子關系、張玉蓮勸焦解放繼續贍養焦守義、焦守義揭秘焦解放殺死親生父母、張玉蓮勸說焦解放痛改前非重新振作、父子相認合家歡喜等一個個謎底被揭開,劇情被一步步推向高潮,可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裴軍強是一位充滿社會責任感的編劇,創作的劇本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總能順應時代的潮流和民眾的呼喚。諸如張玉蓮這個人物形象,反映了當今社會的渴望和期盼。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已由吃不飽穿不暖,轉變為追求高質量、高品質的生活。但同時,一些人未善待老人,不愿養老、不會養老,不尊重老人。正如觀眾的期盼——社會需要像張玉蓮這樣有責任、有道德的人,傳承好尊老、愛老、敬老、孝老的中華傳統美德。

(二)

焦守義的形象,同樣在告訴我們,如何向大眾弘揚忠誠、守義的精神。第三場中,作者巧妙構思,焦守義給焦改革講《趙氏孤兒》故事,正是在提醒我們,別讓金錢吞噬了我們的良知,喪失了良心就會泯滅人性,就沒正義和道德。

當焦解放苦苦盼望與父親相認時,突然發現自己與焦守義沒有父子血緣關系,他意識到十幾年煎熬瞬間化為烏有,他把焦守義幾十年的養育之恩拋之腦后,不愿再贍養焦守義。這不禁引人深思,劇中的焦解放最終被張玉蓮一記耳光打醒,那么,現實中的“焦解放”能被打醒嗎?

劇中的劉主任始終伴隨著故事發展,積極斡旋焦家父子相認,促其家庭和睦,為焦守義不辭辛苦奔波;當焦守義患病需要人照顧時,積極想辦法,支持張玉蓮假扮保姆;當確定焦守義、焦解放無血緣關系時,擔心張玉蓮不愿再當保姆,又一次想到肩上的責任,令人感佩。

戲劇文化是中華美學的典型代表,包含了仁、義、禮、智、信的價值觀,寓理于情、寓教于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戲劇的思想價值,在于能夠給觀眾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它可以是對假惡丑的深刻揭露和辛辣嘲諷,也可以是對人物悲劇性命運或傳奇式遭遇的描寫,還可以是對歷史和現實中某些重大事件的剖析。這其中一個明顯傾向,是要求深入人心的內部世界,真實、準確、深刻、細膩、曲折地展現人的情感和靈魂。

(三)

《兒媳保姆》之所以能夠打動觀眾,贏得叫好,就是遵從了戲劇文學和舞臺藝術的規律和特點,思想和藝術高度融合。

劇中人物主次分明,第一場焦守義病倒,張玉蓮義無反顧假扮保姆去照顧,將一個明大義、有大愛的美好形象呈現給觀眾。第三場,化驗確定焦守義、焦解放父子無血緣關系時,矛盾進入高潮,焦解放、張玉蓮、劉主任三人圍繞焦守義,從各自立場進行心理刻畫,進一步豐富了人物形象。第五場,焦解放親手殺死親生父母謎底徹底揭曉后,焦解放痛不欲生,再次為張玉蓮堅毅自信、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形象做好了鋪墊。最后一場,焦家父子相認,劇情得以升華,“多少年盼相見又怕相見”,將最能表現豐富感情一幕設定在焦守義對張玉蓮的下跪上,可以說是全劇點睛一筆,又一次放大了張玉蓮的高尚形象。開頭結尾兩個群眾戲,同樣精雕細刻,簡潔干練,開頭看熱鬧——焦家矛盾怎么解決?結尾來慶賀——焦家開啟新生活,焦解放在劉向東夫婦墳前悔罪,一家人團圓,全劇以喜劇結尾。

《兒媳保姆》是一出好劇,它的叫好是舞臺設計藝術和演員精湛表演成果,更是新時代大眾責任感的共鳴。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