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情感講述>

黃良娟的“家和經”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9-22

記者 魏 濛

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和諧、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

黃良娟一家四口(資料圖片)

對于一個家庭而言,家風是一種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引導,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涵養。良好的家風,是家庭成員形成良好道德品行的基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在夏縣胡張鄉其毋村,好媳婦黃良娟恪守以孝為首、克勤克儉、忠厚傳家的家庭美德,夫妻恩愛,母慈子孝,家庭和睦,心善德美,互幫互助,詮釋著和美家庭的善與美,她的“家和經”,獲得鄰里的贊揚、社會的肯定。

◆情深意切 孝親敬老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

黃良娟嫁到婆家30年來,一直和公公婆婆同吃同住,明事理,識大體,孝敬公婆,鄰里都說老人有福有個好兒媳。黃良娟丈夫家里兄弟姐妹雖多,但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常年不在家,無法經常照看老人。黃良娟的丈夫又是名貨車司機經常跑外出車,在家的時間也是有數,這樣一來照顧老人的重任全落在她身上。

天有不測風云,前些年婆婆因患腦血栓住院,在住院期間,她一個人不分晝夜陪床照顧,婆婆不能動,每頓飯她就一勺勺地喂,每天按時給婆婆喂水喂藥,擦洗身子,更換弄臟的衣服和被褥。為了減輕婆婆臥床的痛苦,她還自學按摩手法,定期為婆婆按摩、捶背抓癢。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黃良娟用行動告訴我們,孝敬因為堅持而更顯厚重。住院期間,她守在病床前,忙前忙后,沒有一句怨言,直到婆婆出院。出院后她每天給婆婆做一些易消化的營養餐滋補身體,陪她聊天逗老人開心,找時間帶她出去遛彎,緩解老人內心的沉悶和壓抑,并安慰婆婆說家里農活不用她操心,好好養身體就行。黃良娟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老人每天都開開心心,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她的辛苦和付出,公婆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逢人就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兒媳。”

◆互敬互愛 和睦家庭

常言說“家和萬事興”,家和就是凝聚力、親和力;困苦時,家和出親情;悲傷時,家和出慰藉;重壓時,家和出力量;沮喪時,家和出堅強。

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黃良娟時刻努力做一個“好媳婦、好妻子、好母親”的典范,在生活中總能協調好家庭事務,使整個家庭融洽相處。結婚三十余年,黃良娟從未和丈夫為家庭大小事紅過臉,吵過嘴,遇到煩心事,有了矛盾或意見分歧,及時溝通,理智地解決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她的影響下,這個大家庭變得越來越和睦,越來越興旺。

勤學習,儉持家。黃良娟覺得光有孝心還不夠,還要減輕丈夫的后顧之憂,趁年輕多干多掙,改善家里生活條件,讓公婆的晚年生活無憂。她從不因為丈夫長年在外跑車,照顧不了家庭,有絲毫的怨言,總是好言安慰讓他安心出車。家里有十幾畝地需要打理,她就大膽嘗試進行結構調整,種植了桃樹、梨樹,為了出效益她努力學習種植技術,授粉、剪枝、套袋……通過自己的勞作耕種,實現了勤勞致富。家里的生活過得和美富足后,黃良娟勤儉持家的本色從未改變。日常生活中,黃良娟和丈夫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崇尚節約,反對浪費。在他們的影響下,全家衣著樸素大方,生活精打細算,吃穿用之有度。

◆言傳身教 傳承家風

對于一個家庭而言,家風是一種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引導,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涵養。

踐行孝道,黃良娟身體力行。教育子女,她不遺余力。

黃良娟對孩子的成長教育十分重視,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她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作好示范。時常叮囑一雙兒女要通過自身努力成才,回報社會。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黃良娟經常向兒女講述先賢勤學的故事,引導孩子尊老愛幼。“比如吃東西時,我會教育孩子先禮讓長輩,這是禮貌,也是傳統。看到環衛工清掃巷道時,會教育孩子要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不隨地亂扔垃圾。”黃良娟說。

在黃良娟的言傳身教下,兒女們在學習上發奮圖強,在生活上獨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進步,在事業上努力拼搏。2021年兒子從學校畢業后光榮參軍入伍,實現了自己的保家衛國夢想。兒女養成尊敬老人、刻苦學習、樂于助人的優秀品質,獲得了鄰里贊賞。每每聽到大家的夸贊時,孩子們都很自豪地說:“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榜樣示范,媽媽一直用自己溫暖、善良、樂觀的品質影響,也讓我懂得照顧自己和家人。”

黃良娟表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因此,她以寬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員,經營起一個和睦美滿的文明之家,傳承良好家風。正因如此,黃良娟被評為2022年度夏縣“好媳婦”。

◆與鄰為善 以鄰為伴

講信修睦、親仁善鄰,是群眾“幸福美好”生活期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農村,鄰里關系不僅關系到一兩個家庭的生活,更關系到整個村子的精神風貌。好的鄰里關系,既能幫助鄉村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風氣,也為推動新農村建設注入新的動能。黃良娟在生活中,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左鄰右舍誰家有了難處,她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去幫助他們,以己之力通過各種有溫度的方式,為大家排憂解難,拉近鄰里之間的感情。下暴風雨了,看見鄰居家曬的玉米沒來得及收,她會主動幫忙;誰家蓋房子著急找人做飯她立馬就去;鄰家的婆媳、夫妻鬧別扭了,她會第一時間跑去苦口婆心化解矛盾……她的謙和及熱心一被提起,人們總愛伸出大拇指:“黃良娟的為人處世真沒得說。”她說:“遠親不如近鄰,從‘一人好’到‘人人好’,從‘一家和美’到‘家家和美’,既需要個人努力,更需要人人的參與。”

家庭和睦,其樂融融。黃良娟用愛心凝聚人心、引導家庭走向和諧;用愛心點燃燭光、引導家庭走向美好;用暖心照亮別人,把溫暖與關愛給予別人,為千萬家庭樹立了榜樣。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