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7-08
城市道路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城市建設水平的重要體現,直接關系到整個城市的發展水平。
為打造更宜居的高品質城市環境,讓城市出行更便捷、更舒心,市城市管理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不斷提升城市道路精細化管理水平,針對城市道路破損、老舊等問題,決定在中心城區開展為期3個月的城市道路維修提品百日行動。整個行動怎么開展?如何做到精細化養護?7月3日,記者采訪了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

開鑿路面
聚焦更精準
用心塑造城市“血管”
城市道路維修提品,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出行環境,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舉措。為此,市城市管理局緊緊圍繞道路養護工作,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細節、把握重點,用心塑造城市“血管”,通過打造美麗道路,促進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優化。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行動共涉及城市道路66條,管護范圍包括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及小型構件、人行道至商鋪門前便道;管護城市橋梁包括圣惠橋、棲鳳橋、飛雁橋、學苑橋、建北橋、禹都橋、解放橋、工農橋、涑水橋9座。管護范圍為主橋、引道、護欄、防眩板等橋梁小型構件。管護道路總長度為181.2千米(橋梁包含在內),總面積713萬平方米。
此次專項整治聚焦城市道路破損及老舊問題,具體包括路面局部塌陷、破損、網裂;人行道板破損、缺失及小型構件缺損;人行道至商鋪門前路面破損、未硬化;城市橋梁路面、附屬設施缺損等問題。該局將在加強日常巡查與維修的基礎上,對中心城區66條主次干道、支路、小街巷及9座城市橋梁制訂科學、合理的維修計劃,開展專項整治工作。
在具體的養護過程中,相關部門根據道路問題實際統計情況,按照“先重點,后一般”和“發現一處、修復一處”的原則,由重點街道開始向周邊延伸,逐步開展為期3個月的整治行動。

道路翻修
標準更精細
施工質量又快又好
為更好推進整治工作,確保施工質量,提高工作效率,該局高度重視此次整治行動,專門設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組,并下設辦公室,負責督導本次專項整治工作安全、進度、質量等工作,強化質量監督,打造精品工程。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整治嚴格按照創建文明城市標準開展,整治內容更加細化,有大有小,分門別類。諸如,瀝青路面龜裂、坑槽在20cm×20cm內,雍包塌陷1.5cm內,均在整治修復范圍內;人行道磚雍包塌陷1.5cm內、破損20cm×20cm內、掉面缺角、路緣石阻車柱等小型構件缺失傾倒,均在整治范圍內。
此外,不僅整治內容細化,還明確了瀝青路面、人行道、路緣石、混凝土壓花路面、路面灌縫、橋梁附屬設施等整治標準,整個標準更加精細、更加規范。同一類設施可根據情況選擇不同操作標準。諸如,瀝青路面出現不同程度、不同性質的問題,就要采取不同的養護標準。當面層出現局部破損、龜裂、松散的,要用切割機切割成規則的形狀,拆除后先噴撒透層油,再一次性鋪設細粒式(AC-13)熱拌瀝青混合料,最后用雙鋼輪壓路機碾壓達到密實效果。
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整治標準的精細化,讓精細化養護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加規范。如此精準施工,在保證道路安全和景觀效果的同時,還能減少物料浪費。

鋪設道路
管理更規范
安全放心不擾民
安全是底線。6月30日,市城市管理局召開了城市道路維修提品百日行動動員會。在對整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時強調,要注重質量風險防控,嚴把“技術關、質量關、監督關”,組建強有力施工隊伍,按設計與規范施工,做好與周邊道路、店面、綠化帶的銜接;要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安全文明施工,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在維修施工時,施工人員要按照要求圍欄作業,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標語進行提醒,保證行車、行人和施工人員安全,避免由于施工組織不當引起各類安全事故。為減少對市民生活的影響,此次行動中,施工人員會采取隨挖隨補的方式,及時快速地對城市主要道路的局部破損進行挖補或復鋪,改善城市道路通行條件,方便市民出行。
為全力開展道路整修工作,部分路段將會開展夜間施工作業。夜間施工時,相關部門將在施工兩端放置安全警示燈,并在距離施工現場50米處和20米處分別設立熒光施工標志,在沿路方向用有熒光漆的錐形墩間隔圍擋引導車流繞行施工作業區。夜間施工作業會堅持完工一段、清理一段,分段施工,減少對白天道路通行的影響。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