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6-14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陽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王文娜在《中國社會科學報》撰文指出,傳統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依賴于市場自發建構,而“鏈長制”可通過激勵機制、協調機制與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有力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對此,第一,明確“鏈長”的功能定位與責任邊界。功能界定層面,對于國家戰略屬性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應賦予“鏈長”組織合法性地位,強化其安全維護功能;對于競爭性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則應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責任邊界層面,“鏈長”的主要使命與責任涵蓋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整體安全性監測、未來方向挖掘以及生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第二,科學把握“鏈長”的識別方法。政府層面的“鏈長”,應秉承“全國一盤棋”的整體觀,將產業鏈供應鏈發展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同時注重處理好與產業、企業之間的關系。企業層面的“鏈長”,應積極組織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技術攻關和資源分配,提出適宜吸引外部鏈條接入的產業生態價值主張和競爭規則。第三,積極構建“鏈長”主導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推進機制。激勵機制、治理機制以及鏈內的合作協同機制,是推進“鏈長”主導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制度保障。第四,引導鏈內企業強化自主創新戰略,形成自主創新驅動的關鍵核心技術體系。一方面,要尊重技術規律和市場規律,切實賦予、承認和保護企業組織的市場主體地位和創新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形成全民尊重創新的社會文化,進一步引導與激勵鏈內企業自主創新。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