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5-10
彭 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并最終扎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在融通結合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產生了豐碩的理論成果和歷史經驗,形成“雙贏”的成果。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呈現出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另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推陳出新。
在融通結合中凝結出富含中國語言的理論之花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將馬克思主義當作一成不變的教條和“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準則,而是結合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的實際問題,用中國人善于理解的方式闡釋馬克思主義,使“舊枝”開出“新花”。
在延安窯洞誕生的《實踐論》《矛盾論》,是毛澤東同志用本土化的語言,結合中國革命實踐中的事例,生動詮釋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重要實踐。“兩論”也因此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范,成為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
作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黨的思想路線重要組成部分的“實事求是”,也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揚棄后形成的。“實事求是”出自班固撰寫的《漢書·河間獻王傳》中的“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原義是“實其事”“求其是”。毛澤東將這個中國古語納入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闡釋之中,將其改造成為一個表述馬克思學說的特有措辭。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這樣詮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他強調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找出事物的內部聯系和規律,以此作為我們的行動指南。這樣一來,“實事求是”一詞從反映治學修史的嚴謹態度,演變升華為在實際情況中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和工作方法,在語境和語義上賦予了新境界。
在融通結合中創造出富含中國特色的理論之花
以馬克思主義為魂,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取材,借國際通行標準,形成新的話語表達,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方式。
1979年12月,鄧小平借用《詩經》中“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古語,首次提出“小康之家”這樣一個全新概念,并用“小康之家”這樣一個中國歷史上百姓所向往的吃穿不愁、日子好過的理想社會狀態,來定位黨在20世紀末所要實現的戰略目標。此外,他還參照西方社會標準,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800美元至1000美元作為“小康之家”的量化指標,第一次把我們黨的戰略目標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地聯系起來,使長期以來十分抽象的經濟發展戰略,變成了與每一個中國人利益攸關的具體的、明確的發展目標。目前,小康目標已成為中國百姓所熟知,又易于為世界各國所理解,還能根據世界經濟發展水平進行調整的一個生動的、動態的、開放式的發展目標。
在融通結合中綻放出富有中國智慧的理論之花
將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要求。這就好比移栽花樹,花樹移栽前通常要帶一些培苗的泥土,同時,還要根據花樹的習性準備一些土壤鋪在花盆底層,埋在根的四周。自帶的泥土就好比是“精髓”,周圍鋪設的土壤就好比是“精華”,兩者習性越相近,越有利于花樹扎根,枝葉才會更繁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根與魂”“精神命脈”“文化基因”“重要源泉”“突出優勢”等多個維度,補充、拓展和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內涵,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至啟發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例如,從“民惟邦本”到“為人民服務”“人民至上”,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到“艱苦奮斗”“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從“威武不能屈”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范圍”等,都生動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脈相承,并逐步形成富有中國智慧的話語表達體系。
縱觀中國近現代史,充分證明了兩句話:“馬克思主義改變了中國”“中國改變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改變了中國”印證了這一思想的偉力,將中國從“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洗脫出來,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邁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國改變了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先后創立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
(作者單位:市委講師團)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