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5-06
運城晚報訊(記者 景冬波)5月4日,剛走出移植室的薛某,就收到了裝有醫護人員制作的99個桃心形折紙和祝福冊。每張折紙都寫有萬事如意等不同字樣的祝福語。薛某看到后不停地對醫護人員說:“謝謝!謝謝你們!”這是我市首例運用臍帶血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治療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在市第三醫院(血研所)獲得成功。

市第三醫院血液三科主任段文義介紹,患者薛某,女,34歲,2021年被診斷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高危,經過初期的誘導化療得到控制。今年2月,患者病情出現反復,化療已經控制不住疾病進展,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實施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經過前期的白細胞抗原(HLA配型)以及家屬之間有血緣關系的初步篩查,適合的供者只有其父母。而兩位老人的年齡都已經60歲,自身細胞的功能已經退化,且都存在特異性抗體,影響后期植入。
據了解,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供者來源有3種,血緣關系、非血緣關系和臍帶血。基于患者50千克的相對低體重,經市第三醫院血液科專家討論,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決定選擇非血緣關系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來作為供者。
段文義介紹,因為患者體內存在高滴度的特異性抗體,所以臍帶血的選擇也有很大的限制,國內共有7家臍帶血庫,他們先后找了6家,最后終于在廣東臍帶血庫找到了符合條件的臍帶血。
患者4月14日入住移植室,經過6天的預處理化療,于4月20日回輸臍帶血造血干細胞39ml,經過嚴重的胃腸道反應、腹瀉、發熱等植入前綜合征,終于在回輸第12天白細胞逐步恢復,粒系植入,移植成功。
段文義表示,臍帶血移植目前在國內開展的醫院較少,主要是由于一袋臍帶血內造血干細胞含量少,造血干細胞難以植入,造成在移植倉內的時間過長,增加移植的相關風險和費用,大大限制了此項技術的臨床開展,目前臨床兒童血液病采用較多。
攝影 記者 景冬波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