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劉珍珍時間:2023-03-22
重視干部教育,歷來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制勝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黨校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深刻闡明了黨員干部到黨校學習的根本任務。垣曲縣委黨校認真學習講話精神,深刻領悟黨校初心,自覺扛牢黨校使命,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不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力爭在助推垣曲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展示更大作為。
以學為先,夯實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垣曲縣委黨校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先手棋”,按照“學、融、延”三字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作為第一課“學”在前面。第一時間制訂出黨校教師集中學習方案、外出培訓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抓好全體教師的理論學習。到目前為止,組織教師集中學習15次、專題研討3次、輔導講座2次。二是作為必修課“融”入課堂。黨的二十大閉幕不久,縣委就對全縣黨員干部專題培訓作了安排部署,由縣委黨校牽頭制訂了全縣黨員干部培訓方案,真正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縣委黨校教育培訓必修課,融入各類培訓課堂。三是作為公開課向全縣“延”深。黨校班子成員和骨干教師參與縣委宣講團,深入全縣各地開展宣講活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社區。垣曲縣委黨校挑選出3名優秀教師做了三堂微黨課,在各類媒體平臺展播,效果良好。
講研一體,掌握看家本領
為黨育才要有“人才”,為黨獻策要有“良策”。我們把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通、本領高強、敢于擔當”的教師隊伍作為質量興校的“關鍵一招”,落實在講課和調研全過程。一是講最拿手的課。我們把講出一節最拿手的課,作為黨校教師的立身之本。在2023年教學方案中我們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課程分解成10講,落實到每個科室,要求分專題備課及分管領導全程參與,討論確定課程框架,在全體教職工大會上進行大試講,評選出的精品課程納入主體班和各類班次,要求每一名教師必須把所負責的課題講成最拿手的課,保證隨時、隨處可講,能夠在全縣、全市乃至全省講。二是干最拿手的活。我們把完成一次高質量、有分量的調研,作為黨校教師的“拿手活”。垣曲縣委提出建設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山城、幸福垣曲”奮斗目標,是帶有方向性的、根本性的戰略規劃。要想為縣委、縣政府獻“良策”,必須做好調查研究。為此,我們全年至少安排4次調研,要求每名教師提出2條至3條高質量意見建議,為縣委、縣政府獻計獻策,真正做到精準認識全局、主動融入全局、有力服務全局。
活動出彩,提升教育質效
黨校教育要出彩,高質量教學活動必不可少。垣曲縣委黨校堅持“三出”原則,使黨校教育從單調枯燥中走出來,走進一線、走進田間地頭。一是科研活動“出成果”。抓好省委黨校課題的申報立項,即《山西奮力提升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研究》,深入基層做好調研,力爭形成更多高質量理論研究成果。二是講述活動“出故事”。邀請專家和學者,立足垣曲本地的資源稟賦,大力挖掘本土的紅色文化、紅色資源,加快打造出5部到8部本土經典紅色故事,把垣曲紅色故事講述好、宣傳好。三是現場教學“出模式”。努力把歷山、望仙、皋落打造成“兩山”理念、紅色文化、產業基地三個現場教學點,盡快形成“專題輔導+現場教學+情景教學+互動體驗”的教學新模式,把黨的理論種子播撒在學員心田。
黨校發展已經到了新的歷史時期,關鍵看擔當,根本在落實。垣曲縣委黨校將以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是沖刺的精神狀態和飽滿熱情,緊跟形勢發展的需要,踐行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始終把質量立校作為辦學治校的生命工程,為垣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黨校新貢獻。
(作者系垣曲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