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8-09
衛繼農

臨猗縣幻燈團隊與時任文化部副部長賀敬之合影留念
臨猗縣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被人事部、文化部授予“文化縣”。這里有滋養文化的深厚沃土,有培育文化的豐厚底蘊,更有呵護文化的深情人民,真乃人杰地靈,物華天寶,群星燦爛!作為一名生于斯、長于斯的臨猗人倍感驕傲和欣慰!這里的文化瑰寶令人稱奇,令人思念,令人鼓舞,令人陶醉!要說臨猗文化就繞不開幻燈宣傳。這并非筆者臆斷,而是出自時任縣委書記孫庚午傳達山西省委領導對臨猗的贊譽:“你們臨猗縣小麥生產、眉戶劇團和幻燈宣傳是全省亮麗的三朵花,朵朵芬芳,朵朵燦爛。”
一
一九九三年版《臨猗縣志》在電影章節中有一段關于“幻燈宣傳”的附注文字:“本縣幻燈宣傳始于1956年,經過幾十年的實踐,幻燈由單鏡頭向三鏡頭和寬銀幕鏡頭發展。解說形式上,有蒲劇、眉戶、道情、快板、干板腔等。畫面形式有彩繪、版畫、粉刻、單線平涂、照相翻版等。”
筆者曾是臨猗宣傳戰線上的一名老兵,對臨猗幻燈有著特殊的感情。臨猗幻燈團隊人少精干,干活利索,幾位成員都是我的摯友和師兄,坊間稱其為:“三王兩治國,旭東扛旗鳴號角。裴師幫忙點子稠,青壯結合互切磋。”“三王”乃是王雨花、王秀俊、王保才,兩治國是楊治國、師治國,共產黨員張旭東為隊長。裴師乃放映機技師裴作民,此君通過電影放映的聲音研判機器故障,在無線電技術領域頗有建樹,幻燈作品中的動態特技設備全是他帶領幾個年輕人琢磨敲定。這班人,個個是精英,人人懷絕技。
黨員楊治國是臨猗幻燈創始人之一,睿智聰慧,性格內向,尤善丹青,極有魄力。他筆下的人物、風景、剪紙,點線到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王雨花,天資聰穎,文采出眾,1958年他就是家鄉北馬村紅色編寫團成員,被譽為“14歲小詩人”,曾得到胡耀邦、謝覺哉、吳玉章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贊譽,他文筆犀利,文采飛揚,幻燈腳本皆出自其手。
王秀俊亦愛好攝影,巧妙用光取景,所有的幻燈字板和照片洗印均由他一人擔承,是一頭不言吃苦,只知耕耘的孺子牛;黨員王保才,腦瓜機靈,他堅信“只有苦練才能熟練,只有熟練才能精準”的信條,是天賜的操作能手。他們幾位可謂強強聯手,珠聯璧合,優勢互補,各顯其才。他們的幻燈宣傳20世紀80年代在運城地區電影系統赫赫有名,每每匯報演出總是屢屢奪魁拿冠,甚是光彩榮耀!
現已76歲的老隊長張旭東是位寡言少語的實在人,只知埋頭干事。“中央1981年31號文件明確指出,‘幻燈具有經濟簡便,及時、形象和能反映當地實際等特點,是電影和電視代替不了的,要充分發揮幻燈向廣大農民推行宣傳教育的作用’。我縣的幻燈宣傳,在七八十年代就十分活躍,緊密配合黨的各項中心工作,面向群眾,服務農業,共制作出五百多套幻燈作品,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其中四套節目赴京匯報演出;有三套節目被文化部和中央電視臺錄像,有七套節目在全國性會議上匯報播放;有六套節目赴太原、西安、鎮江、西寧、揚州、秦皇島等地交流。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山西日報等新聞媒體都予以報道。其中《人民日報》贊譽臨猗幻燈為‘幻燈園地的奇葩’……”

臨猗幻燈團隊工作照
二
幻燈宣傳與電影一樣要有分鏡頭腳本。臨猗幻燈腳本多由王雨花主筆完成。1980年,水利部召開大型揚水工程技術研討會,他與筆者共同為大會合作制作了一套《水隨人意流》的幻燈宣傳片。其間,我們共同切磋制作,幾經打磨,在江蘇揚州一舉撩響。經此番經歷,筆者深知制作幻燈片是個細致、繁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
首先,分鏡頭腳本要把準時代脈搏,采集豐富的創作素材,選取精彩的故事,掌握生動的細節,運用鮮活的語言(若有唱詞必須合轍押韻)聽之瑯瑯上口,這僅僅是第一步;接著攝制照片,描繪景致,刻寫字板,錄制配音,設計特技,制作特技道具,聘請名家演員,熟悉唱詞內容,加班趕錄唱段,最后復制合成。
“說起攝制照片,真的得給王秀俊同志記大功。他白天要到基層拍照,晚上回來還要進入暗室沖洗印制,如果達不到要求,還需二次返工,所有文字版都由他一人刻寫,既要美觀又要大氣,他幾乎就是當年臨猗書法界的‘一支筆’。奮戰通宵是家常便飯,人們看到他一雙熬得紅腫的眼睛,都戲稱他是‘火眼金睛’。他聽聞后,也總是一笑了之。照片圈定后,還要裁制5cm×4cm的玻璃鏡片。一套十幾分鐘的節目需用一百多個鏡頭,二百多片玻璃片,裁好后要用砂輪磨光,用清水洗凈、晾干擦去水跡。裝照片時四周用紙粘貼半公分邊,編號入檔。每道工序來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就要報廢重來。”王保才快人快語,侃侃而談。
臨猗的幻燈之所以能得到觀眾贊譽,關鍵有兩大特點。“一是我們大膽改革幻燈光源,將原來的碘鎢光源改為疝氣光源。別人打出的流明度僅有300—500發紅色,我們打出的流明度達到1000—2000,光是白的,畫面非常清晰;二是我們的特技動態場景令人驚嘆,有‘小電影’之稱。在這方面,放映機技師裴作民費了不少心思。他和幾位年輕人反復琢磨用微型電機帶動皮筋,制造出光芒四射的動態場景;用微型風扇吹動彩娟使渠流水潺潺;保才同志動腦筋制作出微型魚缸,讓魚兒在水中游蕩。當時,觀眾給我們幻燈編的順口溜說:‘小電影,都愛看,紅旗飄飄迎風展。渠中流水浪花翻,金魚戲水都喜歡。演的全是身邊事,新穎奇妙美太太!’那一代人都是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全隊上下,人人全心謀事,個個早出晚歸,想方設法為團隊作貢獻。比如早已作古的賀茂榮、林有召編播的映前快板,至今還有人記得《澗水東流》戲劇片,是由縣劇團主演。真山真水風景艷,演員個個是熟臉。拷貝已經發太原,到時觀看別誤點……”老隊長張旭東動情地回憶說。
三
實踐證明,臨猗幻燈團隊是一支團結奮進、頑強拼搏的團隊,是一支艱苦創業、勇攀高峰的團隊,是一支有擔當、不服輸的精品團隊。他們認為不出精品就對不起領導和觀眾的信任。精品力作,必須主題精準、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畫面精彩、詞語精煉。如今,多數五十歲以上的臨猗人雖與幻燈暌違已久,但茶余飯后提起來依然感慨萬端,贊嘆不已。“臨猗幻燈人,個個都是能工巧匠。他們把幻燈搞活啦,看著心里就亮堂啦,越看越愛看。”這是一位老農民的贊語。
1978年12月,全國農村建設會議在鎮江召開,我們應邀匯報播放最新制作的幻燈節目《水歡人笑》。
鎮江是“水漫金山”傳說發祥地,我們向往已久。一路舟車勞累,來到接待處。“外省的匯報演出隊伍領帶西裝,手提肩扛‘長槍短炮’(投影機、攝像機),我們幾個則是抬著臨時趕制的木頭箱子,穿的就是咱當地人的對襟上衣和普通褲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北方老土。接待方安排我們住到金山招待所。到了才知道,這里設施簡陋,環境潮濕,夜里還得鋪床后才能躺人。粗人帶的粗器材,能演出什么好節目?“沒有人看好我們,所以那次演出次序我們排在最后。”
當我們的調光鏡頭打出一道銀光,觀眾們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接著悠揚的眉戶曲牌奏起,優美的唱詞在銀幕下方隨著動感十足的畫面出現‘清凌凌流水繞田間,魚兒躍水面,荷花朵朵鮮……’渠水潺潺,魚兒暢游,荷花隨風搖曳,煞是奇妙壯觀!臺下掌聲雷動,全片共計五分零七秒,幾乎淹沒在如潮的掌聲中……演出結束后,領導立即表態,安排我們馬上搬回條件更好的鎮江賓館住宿。
1980年2月24日,臨猗幻燈隊在北京給全國文化局長會議匯報演出。演出前,臨時接到通知,中央正在召開重要會議,推遲半小時開演。大家都在急切等待,隊長張旭東馬上讓書刻字板的王秀俊做好準備,待問明具體情況后立即行動。經多方詢問了解,才知道中央正在召開中共中央十一屆五中全會。秀俊同志快速執筆書就“熱烈祝賀中共中央十一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幻燈開演前在銀幕上首先打出紅底黃字的大幅祝賀詞。接著,精彩、奇妙的幻燈節目更是撼動了與會同志的心靈。一位領導當場贊揚:“這支幻燈宣傳隊,政治嗅覺銳敏,技術過硬,堪稱宣傳戰線的鐵軍!”觀看演出的有文化部副部長司徒慧敏、賀敬之、姚中民等,以及中宣部、中辦、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八一電影制片廠等有關文化新聞單位的代表到場觀看。
如今雖然已過了40多年,張旭東、王保才仍然會為當年譽滿京華,頗感自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