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8-08
□程應峰
古人喝茶,從神農氏開始。《神農本草經》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里的“荼”,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茶。
先秦時期的人,把茶葉直接放進嘴里嚼,雖然入口苦,卻能生津,足以消去勞累,解除疲乏;春秋時期,人們開始采摘茶樹的枝條和芽葉,將其放在水中燒煮,然后取茶湯而飲;西漢時期,改良伊始,人們將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和茶葉一起熬煮,去除苦澀,別具清香;到了晉代,飲茶之風盛行。這時的茶,正如杜育所言:“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茶進入唐代,開始花樣翻新,有了工藝復雜、非一般老百姓能喝的“貢茶”。茶圣陸羽也寫出了《茶經》,其中記載了煮茶器具、煎茶之法以及盛茶器皿等。
時至今日,飲茶的方式,從熬煮茶湯變為將沸水沖入干制的茶葉而泡出茶湯。可以說,茶,成為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己交流的一大媒質。有緣相聚的人,泡壺好茶,閑聊漫話,相處的時光別具美好。
唐代詩人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的“茶”,就是大碗茶?!耙煌牒砦菨櫍瑑赏肫乒聬灐H胨芽菽c,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喝茶,是身體的需要;品茶,是有閑、有情趣或有錢人的一種消遣。是喝還是品,大抵是因人而異的。(《西安晚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