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降碳,運城進行時!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7-19

記者 朱 姝

一家家農戶屋頂上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熠熠發光,點綴在芮城莊上村這個黃河岸邊的小村子里,顯得異常耀眼;

從空中俯瞰,原本大片裸露的荒坡上,出現了集中連片的藍色,山脊線成了紅藍的分界線,這里是芮城光伏領跑基地的盛景;

除此之外,風、光、水、熱、儲等相結合的“全類能源”,在運城已經基本形成。

運城以“全類能源”的格局,不斷積極落實黨中央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向全省乃至全國交出自己的答卷——降碳,運城進行時!

“日光寶盒”——光儲直柔

屋頂幾塊光伏板,發電供給家里的燈、電飯煲、電暖器等電器,滿足自用后,余電可通過雙向電表“隔墻售電”,全村余電可通過10kV線路輸送鄰村和城鎮,形成農村供給城鎮的能源體系。

“我們每年能省3000元以上的電費和燃油開支。”正在用電力除草機除草的村民陳九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冬季取暖和平時用電不用花錢,現在電動三輪摩托、電動除草機等電動設備不用花錢加油。家里不再有柴火和煤炭堆積,干干凈凈,舒舒服服。

這是“中國零碳村”——芮城縣陌南鎮莊上村全新能源生產消費新模式的體現。

這種消費新模式的背后,是山西國臣直流配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國臣”)研發的“光儲直柔”直流配電技術。

“‘光儲直柔’這項技術中,‘光’是代表分布式光伏,充分利用屋頂資源,推進屋頂光伏;‘儲’是代表儲能,利用我們開發的設備將光伏發的電儲存起來;‘直’代表直流電;‘柔’是代表柔性用電及柔性送電,當電器高負荷運行時,這套技術將自動降低電器功率來實現運行。”山西國臣技術總監王新想向記者詳細介紹這項新技術,“這項技術我們擁有國家專利,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這種低壓直流配電技術,實現了安全、可靠、綠色的發電用電,規劃每戶發電約每年4000千瓦,解決了每戶90%以上的用電問題,老百姓普遍反映系統的使用體驗良好。

從2019年開始,芮城以陌南鎮莊上村為試點,建立“分布式光伏+儲能+直流微網+柔性負荷+智能充電樁”的新型電力系統,在農村發展屋頂光伏發電,構建農宅、車輛和生產生活設施需求側響應模式用電體系。

目前,山西國臣計劃將光伏裝機規模擴充到每戶5千瓦到10千瓦,從而解決冬季采暖、車輛和電動農機裝備的充電,在滿足生活、生產用能的基礎上銷售部分電力。每家每戶還可以通過手機App查看自家發電用電數據,并可通過政府監管的結算平臺按月收到售電收益。

直流電的就地儲能,不僅省去了電網公司為清潔取暖實施農網改造支付的8000元至兩萬元不等的戶均成本,還可為電網增加電源點,獲得額外售電收入,實現供用電雙方共贏。每個農戶不僅解決了冬春季采暖問題,大幅降低電費支出,甚至還可獲得售電收入;在設備20年的使用壽命中,每個農戶可得到的總凈回報約10.5萬元,是理想的投資標的,也是我國北方農村清潔采暖值得推廣的有效途徑。

根據初步運行測算,每戶投資約3.5萬元,光伏年發電量1.5萬千瓦,不僅完全滿足全年用電量,還可通過向電網售電獲取收益,整體經濟回報達到每年7000元(年投資回報率高達20%),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每年7000公斤。

據悉,下一步,莊上村將大規模鋪開此項新技術,屆時相信這項新技術所掀起的革命將會為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  

“大好風光”——光伏發電

提起新能源,光伏產業必然進入人們的視野。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站在遠方眺望芮城以北沿山山體,光伏設施在太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就是芮城縣的光伏發電項目基地。放眼望去,鑲嵌在山體上、溝壑間,那一排排、一層層、一片片猶如梯田、河川、金字塔等造型各異的太陽能光伏陣列,都在默默吸收陽光,并將其轉化為新能源。

自2015年5月開始申報,至今短短幾年的光景,光伏已經成為這片土地上最耀眼的標簽之一。從搶得“頭鮮”到行業領先,芮城的光伏產業風生水起。

芮城縣光伏領跑技術基地項目建成后,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引擎。該基地作為全國第二批8個國家級光伏領跑技術基地之一,承擔著引領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任,項目的實施不僅有利于推進能源轉型,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而且對于改善黃河金三角區域能源消費結構,推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目前,芮城縣已建成投運新能源項目總計115.2萬千瓦,分別為芮城縣光伏領跑技術基地50萬千瓦、芮城縣光伏競價示范項目47萬千瓦、芮城中廣核風電7萬千瓦、財富立方10萬千瓦風電項目、中天金水風陵渡1.2萬千瓦風電項目。正在建設新能源裝機容量22.9萬千瓦,規劃新能源裝機容量150.5萬千瓦。

芮城縣光伏裝機量在全省名列第一,新能源裝機量名列前茅。

待項目正常運營后,預計年發電量約18億千瓦,產值11億元,全額納稅1.5億元,全縣實現綠電輸出。其中,光伏年發電量約14.2億千瓦,產值8.6億元,納稅1.08億元;風電年發電量約3.8億千瓦,產值2.4億元,納稅0.42億元。

“荒山種地是靠天吃飯,以前這片地種啥也不行。”水峪村黨支部副書記孫偉生介紹,“現在光伏基地搞起來,不僅有效利用了廢棄土地,還幫助大伙增加了收入,我們的日子有奔頭了。”綿延40公里的光伏,為沿山農民年增加收入2600余萬元。

近年來,芮城縣搶抓能源革命新機遇,興建了全國最大的縣級光伏領跑技術基地,2018年全縣清潔能源發電量達到9.08億千瓦時,遠遠超過全縣用電量7.21億千瓦時,成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能源革命的先行者。

光伏二期項目,既是一期項目的延續,也是能源革命的深化,還是全市清潔能源發展引領性工程。項目總裝機容量47萬千瓦,總投資30億元,年底可并網發電。

光伏能源,不僅大大減輕了以往經濟發展模式對環境的壓力,而且一望無際的光伏板,為中條山平添了蔚藍色,成為芮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未來,芮城提供的新能源供給將不斷得到提升。

芮城以光伏領跑技術基地為依托,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正在掀起一場供給革命,并著力把沿山一帶打造為新能源、新旅游、新農業、新業態融合發展的示范區,充分發揮其在全市中條山經濟帶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能源聚寶盆”——生物質綜合發電

2021年4月26日,芮城縣委、縣政府與中國華能集團成功簽訂了全國首個百萬千瓦級風光水熱儲示范基地項目合作協議。

百萬千瓦級風光水熱儲示范基地項目,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抽水蓄能、清潔供熱、現代儲能、智能管控“六位一體”,規劃投資150億元,建設規模180萬千瓦。

項目包括風電項目80萬千瓦、光伏項目65萬千瓦、抽水蓄能項目20萬千瓦、電池儲能項目15萬千瓦、縣城清潔能源供熱替代項目和智能管控項目(智慧大廈)等6個子項目。

“項目建設將運用先進技術,探索解決新能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世界難題。”芮城縣能源局負責人介紹,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首個“多能互補、大數據互聯網+清潔能源”示范基地,實現年產值13.8億元,年利稅4.2億元,年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2.2億元,是芮城歷史上投資最大、建設規模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重大戰略項目。

項目的謀劃實施,將帶動芮城全縣產業轉型、鄉村振興和全域旅游實現大發展,也折射出當地發展方式悄然轉變,生態有了集顏值和“硬核”為一體的新形象。

陌南鎮嶺底村東,投資1.5億元、占地66畝的生物質發電項目,正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項目預計發電量210GWh,其中20%為自用電,年售電量168GWh,年產蒸汽21萬噸,直接創造勞動就業崗位約115個。”該生物質發電項目負責人呂國文說,按照并網電價0.75元/度、蒸汽按200元/噸計算,則發電預計銷售收入達12600萬元,蒸汽預計銷售收入4200萬元。合計年預計銷售收入為16800萬元,年利潤總額約為7600萬元,銷售稅金及附加約為1210萬元。

尤為重要的是,項目每年可替代標煤約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及灰渣排放量,降低含硫物的排放量。同時,每年可有效避免約20萬噸農業固體廢棄物就地堆放及焚燒現象。

呂國文介紹,項目實施后,年消耗蘋果枝等農林廢棄物約20萬噸,按照現行市場價格每噸350元回收,農民將實現每畝350元的新增收入,對防治霧霾、改善當地環境狀況、實現節能減排均具有重要意義。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