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須生泰斗閻逢春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7-11

□王志英

1950年,閻逢春就在我們解縣劇團。那時,我在解縣羊村完小讀書,特別喜歡看閻逢春的“吹胡子瞪眼,甩帽翅變臉”。

閻逢春,鹽湖區南城辦西姚村人,出身蒲劇世家,從小就跟著父親唱戲,勤學苦練,廣叩師門,僅兩年時間,就初露頭角,深受觀眾歡迎。

當年,日軍侵入晉南,閻逢春隨蒲劇名老藝人輾轉西安,加入晉風劇社。一次演出時,他嗓子壞了,對演員來說,這是一件十分受打擊的事。但他毫不氣餒,依舊勤學苦練,終于練出了一種別有韻味的浮音聲腔。之后,他又在表演技巧上悉心鉆研“帽翅功”,經半年習練,登臺表演。他的浮音聲腔,扣人心弦;帽翅特技,引人入勝。時年僅21歲的他就以須生泰斗的頭銜在晉風社掛了頭牌。

1950年,閻逢春參加了解縣劇團,1951年,參加了運城專署實驗蒲劇團。他在唱、做、念、打、舞與手、眼、口、身、步等功法方面,既繼承了蒲劇傳經藝術,又有自己獨特的創造,形成了閻派藝術表演風格。

1952年全國首屆戲曲會演,他受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演出《跑城》的啟發,發揮蒲劇藝術特長,塑造了性格特征鮮明的徐策形象。幾年后,他赴滬演出《跑城》,周信芳觀后感慨地說:“他若在京劇行里的話,名聲絕不會在我之下!”

1957年,晉南蒲劇團赴京,在懷仁堂匯報演出,閻逢春的精彩表演博得了中央首長和首都文藝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贊賞。演出結束后,他還受到中央首長的親切接見。

1958年,晉南蒲劇院首演《竇娥冤》,深受觀眾喜愛。1959年,《竇娥冤》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成電影,也是山西首部蒲劇電影,由蒲劇五大名演員閻逢春、王秀蘭、筱月來、楊虎山、張慶奎等主演。我當時在臨汾地區,搶著一連看了幾次《竇娥冤》電影。后來,閻逢春的《薛剛反朝》《法門寺》《大報仇》《反徐州》《放飯》等戲的中心唱段,也由中國唱片公司制成唱片。

他的唱腔蒼勁有力、鏗鏘大方、剛柔兼備,講求“安、點、頓、拉、閃、放”六字演唱技法,善用充滿激情的演唱,喚起觀眾的共鳴。在表演藝術上,他博采眾長,努力創新,自成一家,尤其善用特技刻畫人物,由他發展的髯口功、梢子功、靴子功等蒲劇特技,極大地豐富了角色的形象。因此,他被列為蒲劇五大名演員之一。

在民間,特別是在運城、臨汾一帶,有很多關于閻逢春的傳奇。說他既能演歷史古裝戲,又能演精彩的現代戲;說他能演文生、武生、老生、小生,還能演紅臉生(如火焰駒中的艾千),演什么像什么,唱什么紅什么。關于他的瞪眼功藝術,觀眾把它總結為“六眼”,即《出棠邑》中伍員瞪的是“虎怒眼”,《朝房》中趙盾瞪的是“氣恨眼”,《殺驛》中吳承恩瞪的是“情感眼”,《忠義俠》中周仁瞪的是“憂愁眼”,《火焰駒》中艾千瞪的是“火急眼”,《跑城》中徐策瞪的是“喜樂眼”。雖然都是瞪眼,卻因不同人物的身份、心情、環境、情感、年齡各不相同,閻逢春采取的手法也各不相同,所以表演出的人物,文像文官,武像武將,急像急人,愁像愁人,喜像喜人。他通過瞪服手法,把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十大基本功,即帽翅功、口條功、造型功(也稱架勢功)、袍袖功、變臉功、瞪眼功、馬鞭功、靴子功、唱白功、甩幡功,是閻逢春的“絕活”,也是他為蒲劇藝術寶庫留下的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寶貴財富。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