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5-18
閆晗
最近收到媽媽快遞來的冰凍槐花、海角和山苜楂,這些野菜是她花了好幾天時間采集、加工而成的,媽媽還叮囑我說:一定要好好做,好好吃,不要浪費了。
槐花、海角和山苜楂都是春季才有的野菜。槐花是從樹上現摘下來的,山苜楂生長在丘陵上,海角長在海灘上。前幾年我剛工作時,媽媽快遞來的還是成品食物,家鄉的客車會不時捎來一紙箱包子、饅頭,各種餡料都有,足夠我吃好一陣兒。媽媽心疼我工作忙,又擔心我吃飯瞎湊合,便每月包一次包子,裝進紙箱不遠千里運來。
眼下我自己也成了家,成了兩個孩子的媽媽,已不再是當初那個抱怨工作累、跟媽媽撒嬌的小姑娘,不知不覺中廚藝也突飛猛進。我經常在朋友圈里曬自己做的菜或烘焙的蛋糕、蛋撻、布丁等,蒸出的包子、饅頭和媽媽做的也沒什么兩樣,顯然沒有辜負媽媽遠道寄來的食材。
記得從前看三毛的書,書中寫她結婚后跟著老公到非洲的荒漠地區,她老媽心疼女兒,經常用航空包裹寄去大批粉絲、紫菜、冬菇、豬肉干等食品,讓三毛得以在非洲大陸過上臺灣的生活,甚至還開設了家庭“中國飯店”,食客如云。
現在我才發現,天底下的媽媽都一樣,最喜歡把愛放進食材里,裝到包裹里,送給遠方的兒女。只要是遠方,即便是大城市,在媽媽們眼中也和荒漠差不多,一定是吃不到家里的特產美味的。許多食物和特產在空中飛來飛去,或者順著鐵路或公路成批而來,似乎沒有什么比食物更適合表達愛、更能治愈一個人了。而會制作美食的人,有了來自家鄉的食材,似乎便擁有了“魔法”。
記得有篇文章說,什么是奇跡,你媽天天給你做早飯就是奇跡。的確如此,一個人天天吃早飯都不是件容易堅持的事,更何況天天早起給家人做早飯。總有那么一天,我們這些曾經四體不勤、飯都懶得吃的嬌女娃們,也變成了一個可以天天給別人做早飯的母親。(《中國婦女報》)
天底下的媽媽都一樣,最喜歡把愛放進食材里,裝到包裹里送給遠方的兒女,似乎沒有什么比食物更適合表達愛、更能治愈一個人了。記得有篇文章說,什么是奇跡,你媽天天給你做早飯就是奇跡。其實,愛一個人的時候,你不單單有了軟肋和鎧甲,還會渴望擁有“魔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