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5-18

成功上市 揚帆遠航
芮城驚艷北京,鳴鑼回蕩河東。
5月18日,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禹生物)將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大禹生物將成為山西省2022年上市“第一股”,也將成為運城市第一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業,實現繼亞寶藥業上市之后芮城20年來本土企業上市的“零突破”,芮城將成為全市目前唯一擁有兩個上市企業的縣份。這是芮城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取得的豐碩成果。

芮城縣委書記尚玉良深入大禹生物調研指導工作
領導重視 靠前指揮
芮城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我省推進企業上市倍增計劃的部署要求,始終把企業上市作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和重要抓手,形成了“企業爭上市、政府幫上市、社會促上市”的強大共識。圍繞“抓上市就是抓高質量發展”,全力匯聚企業上市合力,建立健全了協同推進、政策助力、上市服務“三項機制”,打通要素供給、審批服務、資金支持“三個環節”,實現了企業上市需求高效精準供給,有效幫助破解“上市難題”,助力企業進入“上市快車道”。縣委書記尚玉良、縣長余敏靠前指揮,科學指導,現場辦公,上門服務。

芮城縣委副書記、縣長余敏深入大禹生物調研指導工作
一是在爭取上級技術改造資金支持上,每年為全縣企業爭取資金2000余萬元,真金白銀減輕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壓力,激發企業競相發展的熱情。二是在全縣制造業企業中實現了研發機構全覆蓋,打造了國家、省、市、縣、企業五級研發體系,企業年研發費用投入達兩億元以上。三是依托科技創新、項目建設,在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建立梯次培育模式,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在企業股改上市方面也持續發力,旨在傳遞一個鮮明信號,就是堅持把企業上市作為加快優化工業布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旗幟鮮明支持企業上市,堅定不移推動資本市場擴容提質;凝聚一個強烈共識,就是通過上市公司數量倍增、實力倍增,形成以上市公司為龍頭、為骨干的產業組織體系,提升經濟發展堅韌度、穩定性、競爭力;表明一個堅決態度,就是堅持政企聯動、上下協同,充分發揮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作用,為企業上市解難題、化風險、優服務;表達一個殷切期望,就是希望廣大企業家進一步解放思想、發揚企業家精神,爭當“科技+資本+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排頭兵。為了支持和鼓勵企業上市掛牌,由縣財政對在“晉興板”掛牌的給予10萬元獎勵,從掛牌之日起,當年首次實現直接融資的再給予10萬元獎勵,對在“新三板”掛牌的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對在主板掛牌的按照輔導備案登記、受理申報材料、IPO上市首日三個時間節點給予總共300萬元獎勵。
2021年4月,由芮城縣政府牽頭,大禹生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簽訂政校企三方協議,成立大禹生物(西安)產業發展研究院。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楊小軍教授擔任院長,帶領創建動物營養與健康養殖科技創新團隊,致力于協助引進人才,構建核心技術,助推基礎研究產業化。目前,5個合作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2021年12月28日,在山西省委人才工作會議上,大禹生物產業發展研究院榮獲山西省校合作科研平臺示范項目,得到了省領導的表彰。

智能控制 輕松自如
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提振了企業做大做強的信心和發展后勁,使大禹生物心無旁騖創新創造,集中精力做強主業,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大禹生物先后榮獲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國二十強飼料添加劑企業、山西省人民政府質量獎提名獎、山西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等超百項殊榮。
轉型發展 蹚出新路
2010年前后,獸藥行業產品結構雷同、同質化嚴重,創新力普遍較弱。企業發展也進入了瓶頸期,發展步伐明顯減慢。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的總要求,芮城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建設國家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戰略目標,讓大禹生物明確了企業發展方向,決定進軍生物工程領域。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二次創業,遠比想象中艱難。
摒棄舊觀念、探索新模式,大禹生物董事長閆和平苦口婆心,一次一次地與員工交流,一遍一遍地講企業轉型是必由之路。在一片質疑聲中,他用堅定的信念、果斷的措施、以生命搏事業的決心賡續前行。

打造精品 精益求精
2014年7月,大禹生物應運而生。
有了之前企業經營的經驗,從創立之初,大禹生物就確定了“經營轉型、產業轉型、資本運作”三駕馬車的經營思路和“提素質、提質量、提服務”的管理模式,以及“年收入不低于5億元、二五主板上市”的中長期發展規劃。
目標決定方向,行動成就未來。
找投資、搞規劃,夜以繼日;抓基建、上設備,分秒必爭;建班子、強隊伍,破釜沉舟……處處彰顯著“大禹速度”。
2016年,大禹生物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2017年建立院士工作站,在“新三板”掛牌;2018年生物技術研發中心及檢測中心投入運行;2019年建成智能化GMP生產車間;2021年建成省級智能制造標桿項目——酶制劑和微生態產業化項目……一個專注于飼用微生物應用技術的新晉公司,正以空前的革命性創造,向行業證明自己的勇氣和格局,維新進取,邁向遼闊未來。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突破自身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就在于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
閆和平和他的大禹團隊依托新發展理念和科技創新,精心構建以現代生物工程為主體,以品質和服務為兩翼,以生物技術開發、產品應用、標準引領為核心的“一體兩翼三維”發展格局,賦予了大禹產品專屬的“功能綠色”屬性。

工匠精神 薪火相傳
大禹生物以客戶應用效果為導向,將更多現代生物的新技術、新工藝轉化為新產品,把微生物發酵中藥應用于功能性添加劑和生物原料,向客戶提供綠色、安全、高效的生物技術產品和整體服務方案,致力于成為頂尖的微生態制品供應商和微生態技術方案服務商。
開展省校合作,進軍科研高地。2017年6月23日,閆和平和中國工程院李德發院士在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署了《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李德發院士工作站合作協議》。工作站研發團隊由李德發院士領銜,匯聚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農業部動物營養學術委員會等多所科研院所近百名行業知名專家,依托院士專家團隊在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方面的研究成果,針對食品安全領域上下游產業鏈發展趨勢,研發輕松養殖綠色發展的關鍵性技術模式,為實現大禹生物“一體兩翼三維”的發展格局注入強勁動力。
深化省校合作,迎來春華秋實。大禹生物先后與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西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進行產學研合作,依托高端科研技術自主創新,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大禹生物已取得生物制品研發31項專利和多項專有技術,形成了大禹生物獨具特色的研發體系。
在市場服務中,大禹生物確立了“品質+服務”的經營思想,建立了質量追溯精細化制度,整個生產系統通過了質量、環境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形成了企業獨有的SAME質控體系,確保所有產品品質優良,并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讓客戶放心和信賴。

大禹生物 生機勃勃
目前,大禹生物的產品涵蓋養殖行業上、中、下游的完整產業鏈條,涉及畜、禽、水產等動物生長的各個階段的生理需求和營養需求,在促生長、提免疫、替代抗生素、提高肉蛋奶品質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應用效果,產品遠銷全國各地飼料、飼料添加劑、動保企業以及大型養殖集團、養殖企業等。
2017年9月9日,在國家會議中心,由大禹生物承辦的全國綠色養殖發展大會盛大啟幕。一個聚集畜牧行業高層領導、專家學者、忠誠用戶等6000余人的行業盛會,讓大禹生物站立在行業的前端,讓飼料行業從不同角度審視這個新起之秀。大禹生物用生物應用掀起了綠色養殖的熱潮,用技術實踐引導綠色養殖的行業新風。
2018年10月31日,大禹生物舉辦首屆全球供應商大會,來自國內外的160多家行業知名企業、220多名高層技術管理人員,對大禹生物公司的品質發展理念給予高度贊譽。
2020年8月28日,大禹生物發起召開“中國飼用微生物應用技術高峰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李德發,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蔡輝益博士、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陳代文博士等行業知名專家,全國各地的600余名生物飼料的企業家齊聚芮城,圍繞替抗方案、應用技術、企業管理、轉型發展等議題共話新形勢下農牧行業的變革突圍之道。

科技領先 事半功倍
堅持品牌發展,堅持體系創新、標準創新、服務創新和產業創新發展模式,將國際領先的生物工程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從技術創新到體系創新,從產品開發到標準制定,從輸出產品到輸出服務,從自身成長到產業升級,都彰顯了大禹生物“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的核心優勢。
熱愛芮城,共謀發展。借大禹生物成功上市東風,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做大做強芮城工業總量,躋身全市三強,實現芮城崛起,是芮城縣委、縣政府思考已久的宏偉藍圖。條山腳下,黃河岸邊,驚濤拍岸,風帆正舉,古魏大地正在掀起工業強縣的新浪潮。星光不負趕路人,千軍萬馬開新局。學習大禹,趕超大禹,芮城縣委、縣政府以大禹生物上市為契機,召開工業強縣誓師大會,表彰一批優秀企業家,出臺一系列工業強縣新舉措,為規上企業提供更加高效、精準、貼心的服務,確保每個企業都有一個小組包聯服務(一名縣級領導、一名科級干部和一名專職責任人),精準施策,一對一服務,及時破解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全力營造更加優質的發展環境,助力企業更快更好成長,助力更多優秀企業上市發展、展翅騰飛,讓更多的大禹生物在芮城脫穎而出,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書寫芮城精彩。
本版策劃 盧 靜 撰 稿 張學晉 楊 興 解世強 攝 影 肖永杰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