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運城時空>

中國共產黨國家安全觀的形成和發展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4-13

張博穎 靖麗紅

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始終把國家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在不同時期不斷回答國家安全面臨的問題,努力破解國家安全面臨的難題,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逐步形成了科學的國家安全觀,為政權鞏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民族復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國家安全觀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安全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新生的人民政權面臨著外部勢力的政治滲透、經濟封鎖、文化圍堵、外交孤立甚至是軍事侵略;內部面臨國民黨反動派的反攻、殘匪的襲擾、敵特的破壞等安全問題。這一時期,世界進入冷戰格局當中,鞏固政權、保證生存就成為黨和國家安全工作的核心。以軍事手段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這一時期國家安全觀的主要內容。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國家安全觀

進入20世紀70年代,美國實行戰略收縮,蘇聯慢慢走下坡路。中國在冷戰的夾縫中突出重圍,使國家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得到了有效緩解。

根據這一時期國際形勢變化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轉變,鄧小平作出“和平和發展是世界兩大主題”的科學判斷,作出改革開放的戰略抉擇,實行經濟體制改革,使中國經濟發展活力迸發,有力奠定國家安全的經濟基礎。同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實施靈活的外交策略,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與和平的外部條件,同時也為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和國際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冷戰結束,國家面臨的國際安全威脅有所減弱,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顏色革命、東南亞金融危機,特別是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不僅對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而且對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造成阻礙,如何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推向前進,就成為這一時期國家安全的主題。

1997年4月23日,江澤民在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發表的《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共同努力》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以謀求綜合安全為要旨的新安全觀。2002年7月,國務院發布《中方關于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不僅提出了經濟、政治、科技、文化和生態安全等新理念,而且將經濟安全提高到綜合安全戰略的核心地位,呼吁在平等、互信、互利和合作的基礎上,建立普遍安全和共同安全。

進入21世紀,盡管多極化和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但世界仍面臨許多安全威脅,國內安全問題也凸顯。胡錦濤堅持并發展了對外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反對霸權主義,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對內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的新的國家安全觀。

新時代的總體國家安全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面臨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內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我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

多極化遭遇嚴重挑戰,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橫行世界,單邊主義唯我獨尊破壞國際秩序、印太戰略劍指中國安全。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保護主義挑戰國際規則,資源能源爭奪,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氣候變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時有發生,國際形勢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經濟發展“三期疊加”進入新常態,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突出,創新能力不強,高科技領域“卡脖子”問題嚴重,政治社會穩定隱患猶存,意識形態斗爭尖銳,生態環保任務艱巨,民生短板急需補齊,國防軍隊建設亟待改革加強,“臺獨”“港獨”挑釁不斷,特別是管黨治黨“寬松軟”,使黨內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腐敗問題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面對復雜嚴峻的安全形勢,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指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之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2018年4月,在十九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國家利益至上是國家安全的準則。在這里突出了“國家利益至上”這一國家安全準則,使總體國家安全觀形成了一個更為有機的思想體系,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在國家安全領域的重要指導思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特別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出: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開放和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國家安全和塑造國家安全,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國家安全領域根本指導思想。它為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的安全保障,我們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和發展。

中國共產黨國家安全觀逐漸形成、日益成熟、不斷完善、豐富發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砥礪前行的實踐能力。我們要以此為根本遵循,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為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營造有利的安全環境,創造良好的安全條件。

      (作者單位:平陸縣委黨校)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