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魁星閣古今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3-17

張秋明

在新絳、全省乃至全國,鄉間村莊遺存著大小不等的各種廟宇、樓閣,有供奉上天之神的,有供奉地界之神的,也有供奉凡間之神的,唯獨魁星閣供奉的是主宰文章興衰之神的“魁星爺”。

魁星,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靈,奎星的俗稱。相傳,魁星是個才子,曾連中解元、會元、狀元三元。在殿試之時,皇帝見他相貌丑陋,跛腳加麻子,就問他為什么臉上長了這么多斑點?魁星答道:“麻面滿天星。”皇帝又問他的腳為什么跛?魁星又答道:“獨腳跳龍門。”皇帝聽完魁星的回答龍顏大悅,高興之下就點了魁星做了狀元。天上的玉皇大帝聞聽此事后,也深惜其人,賜朱筆一支,命其掌管人間科舉文運。

漢代緯書《孝經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說,后世遂建奎星閣(樓)并塑神像崇祀。元代范梈《寄題集賢周司直悠然閣》詩:“番陽東下萬山圍,魁閣崢嶸面翠微。”在儒士學子的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讀書人為圖個吉利,使自己高中狀元,也可使家人“試”途光明,紛紛供奉起魁星來。

早在宋代,讀書人就有信奉魁星和魁星點斗的風俗,而在明、清大為流行。通常人們在吉祥圖案里把魁星畫成一腳站鰲頭、一腳向上后踢的形象,取“魁星點斗、獨占鰲頭”的祥瑞,獨占鰲頭就是考試得第一名意思。

隋煬帝大業三年,即公元607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那時,雖然各地已建有魁星閣,也興盛讀書人祭祀魁星,但魁星閣(樓)作為文廟(孔子廟)配屬物,并“春秋仲日上丁致祭”,“州縣官行釋奠之禮”,則始于唐代。到了明代,學子們紛紛效仿,考試前到魁星閣祭拜魁星,乞求保佑自己金榜題名。

原先魁星的“魁”,不是這個“魁”字,而是“奎”。清代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魁》說,神像“不能像奎,而改奎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為鬼舉足而起其斗”。于是,奎星變成現今的魁星,奎星閣就變成魁星閣(樓)了。

在魁星閣(樓)供奉的魁星中,魁星神像頭部像鬼,一腳向后翹起,如“魁”字的在彎鉤;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間的“斗”字,一手執筆,意思是用筆點定中考試人的姓名。加之“魁”有“首”之意,即“魁星點斗,獨占鰲頭”。

乾隆年間,在南京閣老山的主峰上,一得道高僧云游到此,站在山頂,看見閣老山村南一山平地突起,挺拔高聳,很有氣魄,遂上山巡視,而且閣老山周圍依山皆星,南山為火,北山為水,東西兩山一金一木,四星睡在土星之中,正合五星聚魁之意,欲在此修一座魁星廟,日后定會庇佑讀書人。

此件事被附近村莊的兩個有名望的馮士釁、趙普知道后,召集當地村中百姓,募化衣善,各捐己資,在南山之陽筑地選址,不到數月,一座精巧靈秀,金碧輝煌的魁星老爺閣聳立在南山之上,并專門從南石山請來石匠,勒石紀念。

說來也巧,自從魁星閣修成后,這里名儒輩出,周圍村莊先后考中過許多舉人和秀才,十分靈驗。直到上世紀末,這里仍是文化之鄉,人才輩出。

清同治年間刻石的西安碑林收藏碑拓《魁星點斗圖》《魁星點斗刻石》,是以儒家修養的準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八字組成魁星形象。圖中魁星左手托硯,右手執筆,一腳翹起托一“斗”字,一腳立“鰲”字上,也是取“魁星點斗,獨占鰲頭”之意,非常形象生動。

抗戰時期,費孝通先生與燕京大學曾合作建立過一個社會學研究室,為躲避日軍轟炸,將研究室遷至云南昆明東郊呈貢區古城村的魁星閣。學者們的研究從近代工商業影響的農村開始,進而推至農村手工業,一直到近代工業的發展過程等。也許是偶然的巧合,聚集在魁星閣中的成員,以他們出色的成績使魁星閣名副其實。

直至現在,魁星閣仍然是民間百姓祭祀的主要場所之一。雖然祭祀的方式有些變化,但人們對美好愿望的期盼延續至今,成為一種獨特的民間傳統文化。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