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晚明時期的內閣首輔韓爌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3-17

祁世坤

在永濟市韓陽鎮之東,有一數十戶人家的村莊韓家墳,村名由來是因此處有明朝閣院學士、內閣首輔韓爌的祖塋。這是一處依山面水的風水寶地,東依中條山麓,西望黃河流水,韓爌和他的祖輩、父母、兄嫂之墓皆序列其中。

“文化大革命”期間,韓爌之父韓楫的墓室曾被打開。由石門進入前廳,再到槨室,這里是韓楫的靈寢,室頂有篆刻題額“明中議大夫通政韓公之藏”,正室的兩旁為耳室,是其妻和續弦的靈寢,分別有明敕孺人和明誥封恭人的篆刻題額。墓頂一律青石雕磨,石條之間的縫隙據說是生鐵水灌注。槨室內唯見破碎的棺槨板塊和風化了的衣物殘片,由此而知墓室早已被掘盜。韓楫墓室還有奉天敕命的御書題記,顯然是韓爌在朝當政時所建,這也當是父因子榮吧。其實韓爌本人的官場生涯也并非沒有坎坷,也曾起起落落。原因便在于他同閹黨魏忠賢之間的較量。

韓爌生于公元1566年,卒于1644年,一生歷經了晚明時期的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四朝。這個時期,宦官魏忠賢的宦黨和官僚階層的東林黨,圍繞朝政和國本斗爭時見激烈,其中還有東林黨和其他諸多小黨間的糾葛。國本之爭是指立太子、選后妃這兩個涉及“國之根本”的問題。特別是明末天啟和崇禎這兩朝,宦黨和東林黨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局面。

韓爌自二十多歲入列萬歷朝進士,步入仕途,后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贊機務。天啟皇帝即位,又加封他為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后再加封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天啟朝時,重用宦官魏忠賢和皇帝的奶母客氏,時稱“客魏”。東林黨人的楊漣、左光斗等在國本之爭中,通過移宮案、紅丸案和先前的梃擊案,一度把持朝政,形成了“眾正盈朝”局面。如在紅丸案中,東林黨攻擊首輔方從哲,方為小黨“浙黨”領袖,“時大學士韓爌述進藥始末,為從哲解”(《明史列傳》),說明雖然韓爌是東林黨人,但他還是從實情出發,說了公道話。有評他“尚能公允,與浙黨諸臣能夠共處”,而后首輔方從哲在重壓之下以乞求去職結束。

泰昌帝一死,東林黨又上演“移宮案”大戲,后為天啟皇帝所識。天啟六年,為陷害東林黨,宦黨撰修《三朝要典》為三大案翻案,東林黨營造的“眾正盈朝”局面不復存在。《勝朝彤史拾遺》載:“至天啟五年九月詔諭群臣……由此黨難大起,而國運隨之,其禍自移宮始。”東林黨成員楊漣、左光斗等被殺,領袖高攀龍自盡,東林黨從而遭到天啟皇帝和魏忠賢的殘酷打擊。天啟年間,收錄有一份東林黨309人的名單,亦見東林黨人當時在朝的勢力。

韓爌在朝為政期間,也正是宦官魏忠賢橫行之時,同魏忠賢的斗爭或明或暗也總是伴隨著他。魏忠賢原是靠巴結皇帝的生母和乳母而得以入朝的大宦,深得天啟皇帝即明熹宗的寵信。其掌握了特務機關“東廠”“西廠”,擁有一批爪牙錦衣衛,如“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當時“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魏忠賢對反對他們的東林黨人的迫害極其殘酷,而那些懼于魏忠賢威勢,站在東林黨人對立面的官僚,投其門庭為非作惡。人們憎恨他們,統稱他們為“閹黨”。魏忠賢耀武揚威于朝堂,以至朝中傳稱他為九千歲。有個浙江巡撫討好他,給他建了祠堂,于是一些地方效仿,紛紛為魏忠賢建造生祠。

天啟四年(1624),左副都御史楊漣給皇帝上疏,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魏忠賢內心恐懼,求助時為大學士的韓爌。韓爌表示不予合作,魏忠賢從而懷恨在心。楊漣的奏疏隨后又落到了魏忠賢的手里,魏忠賢同天啟皇帝的乳母客氏勾結,到熹宗面前哭訴冤枉,誣陷楊漣,致其下獄。而后又有大臣左光斗再上奏疏,指控魏忠賢三十二條斬首罪狀。魏忠賢大施淫威,捕殺楊漣、左光斗等六人。人們感于楊、左等人的大義凜然,時稱其為“六君子”。魏忠賢左右朝政,并假傳圣旨,責備韓爌獨霸內閣,使其他大臣形同伴食,以此罪名要對韓爌下手。韓爌迫于形勢,只得向皇帝上疏,告退還鄉。他在給天啟皇帝的奏折中心事忡忡,隱含著告勸之語,希望皇帝“左右前后務近端良”“肅紀綱以肅朝寧”,勸皇帝不要相信魏宦,多聽正義之臣的呼聲。這事傳到魏忠賢那里,他在韓爌回鄉的三年里大施手段,給韓爌枉加罪名,又誣其貪贓白銀兩千兩。對此,韓爌無處申訴表白,只得變賣田宅,借貸償還。到了這種境地,韓已無片瓦之屋,只得寄住到先人墓地。

公元1627年,明熹宗去世,明思宗朱由檢繼位,這就是崇禎皇帝。崇禎皇帝對魏忠賢的作惡行徑深有了解。韓爌在崇禎帝即位后被召回朝,復為首輔,他與李標、錢龍錫等人主治魏忠賢閹黨案。天啟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已經執政的崇禎核定魏忠賢和客氏的罪名。崇禎元年正月丁卯,下旨將魏忠賢、客氏和崔呈秀尸首公開凌遲斬首示眾。此案為欽定逆案,之后客氏先被打死,魏忠賢改為充軍鳳陽,半路即自縊而亡。

正月戊子,魏忠賢之余黨“五虎彪”被處置。二月,大舉被天啟廢黜的東林黨罪臣90多人。三月,啟用第二批天啟朝削奪官職的東林黨罪臣77人。崇禎撥亂反正的兩大步,一是詔毀《三朝要典》,二是訂立閹黨逆案。《明末紀事本末》載,二年春正月,召大學士韓爌、李標、錢龍錫等,……定逆案,……韓爌、錢龍錫不欲廣搜禁錮,僅列四五十人以請。(皇)上怒其不稱……于是再詔韓爌、喬允升、曹于汴參訂閹黨名單,這樣又充實到了267人。這三個人,分別名列《東林點將錄》中的天微星九紋龍大學士韓爌、天牢星病關索刑部尚書喬允升、天貴星小旋風右都御史曹于汴。

韓爌作為朝中首輔,積極平反冤案,其中最有名的是熊廷弼案。天啟年間,后金努爾哈赤不斷在遼東進攻明軍,在薩爾滸大戰明軍大敗后,朝廷又派老將熊廷弼出關指揮軍事。公元1622年,清軍向廣寧進攻,由于巡撫王化弼臨陣逃脫,造成熊軍敗退。然朝廷不分青紅皂白把熊廷弼打入牢房,而魏忠賢借機向熊廷弼敲詐勒索,聲言交四萬兩白銀可以免除一死,遭其拒責。魏忠賢惱羞成怒,又誣陷其貪污軍餉,把其處死,又不準家屬收尸。崇禎帝時,熊子上書,要求歸葬其父。韓爌極力陳說熊案真相,指其完全是魏忠賢的冤殺并株連親族,此案終以剖白,熊廷弼才得歸葬。而韓爌卻在崇禎皇帝手里因袁崇煥一事受到牽連,罷職回鄉。后因袁崇煥一案,牽出錢龍錫案,改變了崇禎對東林黨的倚重,轉而重用“孤黨”首輔周延儒、溫體仁。三年十二月,大學士錢龍錫辭職,正月(1630年),首輔大學士韓爌致仕,三月大學士李標致仕,九月首輔大學士成基命辭職。己巳之變后,東林黨內閣垮臺。

袁崇煥一事的原委是這樣的,正當明軍在薩爾滸大戰中節節敗退時,袁崇煥帶兵出擊遼東,在寧遠大戰中打敗后金軍,而閹黨卻把功勞據為己有,迫使袁崇煥辭職。崇禎皇帝繼位后,袁崇煥被啟用為兵部尚書,負責指揮整個河北、遼東的軍事。正當他重回寧遠,整頓部隊追擊敵軍時,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卻出其不意地繞道龍井關大安口入長城,兵圍京城。袁崇煥急忙帶兵解圍,而魏忠賢余黨卻制造謠言說是袁崇煥故意引后金兵進來。皇太極也極力施行反間計,造成袁崇煥與后金兵密謀約合的假象。多疑的崇禎皇帝信以為真,以引敵入關之罪將袁崇煥處以磔刑,其死時年僅46歲。這樣,袁崇煥中進士時的座師韓爌亦受牽連,被罷職回鄉。

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蒲州,逼迫韓爌出來相見,韓爌不從,賊兵便抓住韓爌的孫子進行威脅。韓爌只有一個孫子,于是只好出來拜見李自成,賊兵放了他的孫子。韓爌回家后,憤郁而死,終年八十歲。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