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2-07
記者 余 果 通訊員 陰格格
楊亞宏是芮城縣西陌鎮遠近聞名的養殖能手,有二十多年的養殖經驗。以前他在自家門口建設豬圈進行養殖,最多時600余頭。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原有的圈舍漸漸不能滿足需求。2018年,西陌鎮制定了向養殖強鎮邁進的發展戰略,楊亞宏借此政策承包了馬夭村的養殖場,走上了規模養殖之路。目前,他的養殖場年出欄生豬3000多頭,年收益150余萬元。
談及自己的養殖產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一個重要原因,楊亞宏感嘆:“咱西陌鎮始終給我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的服務,很多工作做得確實到位,幫我解決了許多難題。”
為了達到生態養殖和有機農業的雙循環,楊亞宏流轉了130畝土地種植桃樹。他將養殖場產生的糞便經過發酵處理成為種植桃樹的有機肥。“因為我的桃樹施的是有機肥,不打農藥,生產出來的水果純天然無公害,因此價格高,銷路廣,2021年桃園總收入60余萬元。”楊亞宏滿意地說。去年他又流轉了50畝土地嘗試種植葡萄,繼續擴大種植規模,預計每畝年收益10萬元左右。
近年來,西陌鎮積極推廣“畜禽養殖糞便—有機肥—果園—有機生態農產品生產”循環模式,有效解決了畜禽糞便污染難題,促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同時生產出品質更好的農產品,在市場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截至目前,該鎮共建成規模養殖場12個,授牌循環農業示范園11個,輻射帶動周邊230余戶村民發展循環農業種植1300畝。
現在,楊亞宏的養殖場不僅為自家經濟作物提供有機肥,同時還為周邊群眾的經濟作物提供有機肥。他的養殖場和果園還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讓十里八鄉的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掙得一份收入。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