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12-07
■朱明靜
在某個德國城市街道上,掠過一頭飛揚的紅發,像跳躍的火焰般在銀幕上燃燒,深深烙印在每一位觀眾心底。這就是《羅拉快跑》,一部現代影史上劃時代的經典作品。
該片可以說是一部實驗性與藝術性兼備的作品。其主線非常清晰:羅拉要在20分鐘內籌集10萬馬克,以解救面臨死亡威脅的男友。不同于一般影片的設定,《羅拉快跑》為我們展現了故事發展的三種可能性。主線未變但情節各異,由此導向人物截然不同的命運。導演挑戰傳統影片的敘事邏輯及觀影心態:在三個平行世界里的故事各放異彩,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反復玩味。
除了令人叫絕的創意,《羅拉快跑》本身的藝術美感同樣值得細細揣摩。其一為色彩之美。在灰褐色的城市背景中,主角羅拉一頭鮮明的紅發,無時不吸引著觀眾的視線;情節中出現了紅色電話筒、紅色單車和消防車,均與其相呼應。紅色代表著生命與愛情的燃燒,無形中還強化了緊張躁動的氣氛。其二為音樂之美。快節奏且韻律十足的背景樂貫穿始終,同情節發展融為一體,扣人心弦,如一部制作精良的MV。其三為鏡頭之美。影片拍攝剪輯技術純熟,每一個鏡頭都經過精細的安排考量。如使用長鏡頭、仰拍、俯拍等方式展現羅拉奔跑時的動態美,以一個個快速閃過的定格畫面預示人物的未來境況,在羅拉父親與其情婦對話時采用手持攝影的方式暗示氣氛的曖昧與躁動,將不同場景拼接于同一畫面中以達到更好的講述效果……導演對于蒙太奇手法的自如運用令人目不暇接,為觀眾奉上了一場獨特的視聽盛宴。
有別于爆米花式的快銷貨,一部真正的好電影需要具備深度與廣度,讓觀眾走出電影院后仍意猶未盡反復揣摩。《羅拉快跑》所探討的問題小至個人、大到生命與宇宙,蘊藏著深切的人文關懷:銀幕大部分時間都專注于羅拉的“奔跑”,它似乎是生命的動態呈現,亦隱喻著現代生活的急迫性——人生仿佛一場永無止境的追尋,終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如同鏡頭中羅拉凝神反復默念的“我只要一直奔跑下去就好了”,奮力前行,總會有未來,總會有希望。
該片另一個重要主題是對“蝴蝶效應”與時空觀念的探討:哪怕是再微小的際遇對未來都可能產生無法預料的影響,羅拉早出門或晚出門一秒,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都將導致人物命運的完全逆轉。在影片的時空觀中,羅拉的人生如游戲般可以一次次地重新開始:究竟是回到過去以改變未來的單向度因果在作祟,還是這些故事本就發生于不同的平行世界中?似乎只要導演愿意,情節的曲折性、復雜性、多樣性就可以一直螺旋式地延續下去。這就徹底打破了時空連續性的思維方式,對生命的可能性立體存在進行了大膽而巧妙的構想。片中無處不在的時鐘形象同時也是對時間概念的反思:羅拉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時空束縛卻逃不開20分鐘的局限,她的奔跑與尖叫,乃是人們努力掙扎掌控時間的寫照。無限的可能性與似知未知的宿命,是影片貫穿始終的無聲拷問。
正如導演湯姆·提克威所言,《羅拉快跑》是“一部關于世界可能性、生命可能性和電影可能性的電影”。人生有限,人的視野與經歷有限,而對生命與藝術價值的渴求與探索無限。以電影為載體,《羅拉快跑》探索了人生在世的共同問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