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5-31
1955年1月11日—16日
中共永濟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大會討論和貫徹了《征集補充兵員計劃》與《1955年農業生產計劃》,通過了《首屆黨代大會的決議》等。
1957年—1983年
工業八大廠場建設。1957年,虞鄉山西濾清器廠開工建設。1966年,山西化工機械廠開工建設。1967年,永濟紡織廠開工建設。1967年,山西農藥廠開工建設。1969年3月,鐵道部永濟電機廠開工建設。1970年4月,五七五工廠開工建設。1970年,永濟熱電廠開工建設,1987年,永濟實現集中供熱,成為運城市首家集中供熱的縣(市、區)。1983年,永濟印染廠開工建設。
1989年—2004年
永濟文化旅游日益繁榮。1989年10月,普救寺修復主體工程完工,1995年被評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點”。1999年9月,國家投資1000余萬元建成古蒲津渡展館。2002年9月,投資10247.65萬元的鸛雀樓景區對外開放。2004年,永濟市榮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
1994年1月12日
永濟撤縣設市。經國務院批準,永濟撤縣設市(縣級),永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2010年3月—2014年7月
大西高鐵永濟北站通車運行。永濟北站于2010年3月開工,2014年7月1日投入運營,總占地88畝。目前,該市每天有始發直達北京和太原的高鐵與動車。開往太原方向的車次8列,開往西安方向的車次7列,永濟的交通樞紐地位日益凸顯。
2010年—2014年
“城市會客廳”舜帝山森林公園建成開放。舜帝山森林公園東西長4000米,南北寬700米,總占地2500畝,總投資2.5億元,獲評“山西人居環境范例獎”,成為永濟名副其實的“城市會客廳”。
2001年—2018年
城市建設日益完善。2001年—2002年,投資850余萬元建成櫻花園。2003年—2006年,投資2000萬元建成柳園。2010年—2011年,投資2300萬元建成蒲園。2010年—2014年,投資2.5億元建成舜帝山森林公園。2014年,投資2000萬元建成濱河公園。2013年—2015年,總投資1.08億元的東外環路全線貫通。2017年—2018年,投資上億元實施伍姓湖生態修復保護治理工程。2017年,永濟榮膺“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2012年6月—2015年12月
市文化中心建成開放。永濟市文化中心2012年6月開工建設,2015年12月建成竣工,建筑面積52.47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4億元,是集各種大型會議、文藝演出、文化展覽、圖書、休閑、購物于一身的城市文化綜合體,成為展現永濟歷史文化、記載永濟發展歷程、展示永濟民俗風情的重要載體。
2018年12月8日
永濟榮膺“十佳魅力城市”稱號。2018年,永濟市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魅力中國城”第二季節目競演,獲得最高榮譽“十佳魅力城市”殊榮,大幅提升了永濟美譽度和城市影響力。
2018年8月—2020年12月
體育中心主體工程順利完工。永濟市體育中心一場三館建設項目,總投資6.7億元,2018年8月開工,2020年年底主體工程完工,總建筑面積5.73萬平方米,對促進永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2020年8月—9月
中國農民豐收節永濟會場活動成功舉辦。2020年,永濟市承辦了中國農民豐收節《2020·豐收歌會》錄制和“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比賽。永濟非遺背冰、道情、花傘,獨具河東特色的民俗表演及原創歌曲《大山大河慶豐收》《亮膘的漢子》《黃河人》等悉數亮相央視,社會各界好評如潮。同年9月20日至26日,“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比賽線上、線下兩部分賽事均圓滿成功,全方位展示了永濟市在環境治理、文旅融合、全民健身等方面的成果。永濟市被運城市委、市政府授予“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優秀組織單位”榮譽。
(永濟市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