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現代農業新開局
——黃河千里行漫記(2)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5-25

近年來,芮城縣將沿黃示范區建設作為加快農業轉方式調結構、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工程來抓,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通過挖掘現有資源,構建沿黃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全力打造沿黃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的制高點和增長極。

黃河沿岸,正書寫出一幅現代農業的美麗篇章。

高標準農田建設

近日,在芮城沿黃區域麥田里,麥浪滾滾、豐收在望。旁邊成片的果樹上,綠色的小果也已經悄悄爬上枝頭。這片農田正是芮城縣在南磑鎮老莊聯村建設完成的高標準農田。

記者注意到,麥田間,數條灌溉溝渠有序分布;果園里,半空連接著天線一樣的管道。

“這是去年村里組織建設的節水灌溉系統,工作人員在辦公室里開關一開,我們這片地就能統一澆地,這比過去就省事多了。”老莊聯村村民張東生說。

澆地,是農民耕作中的頭等大事。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芮城突出沿黃灌區區位優勢,建設高效節水智慧灌溉模式,一家一戶不再分頭澆地,實現省水、省時、省力、省錢、省心。

除高效節水灌溉模式的逐漸普及外,芮城還積極推進“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技術,逐步實現集約化經營、機械化生產,為農戶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

“過去,我們澆地是黃河水漫灌,澆一畝大概得40塊錢。現在村里搞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我們澆地不僅不用操心,費用也減少了,現在澆一畝地能省個十幾二十塊錢。”今年已經70多歲的老莊聯村村民南八孝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他家里種著18畝糧食和2畝果樹,光澆地這一塊就能比過去節省30%到50%的支出。

澆地的費用少了,難度降低了。除此之外,高標準農田還為農戶帶來了更高的畝產和更好的經濟效益。

“過去,我們這里的路不行,只能進一些比如手扶拖拉機之類的小型機械。現在,不僅給我們修了路,還幫助我們運送有機肥。機械進到田間地頭,一方面,我們勞動強度變低了,另一方面,畝產反而比過去增加了300多斤。”南八孝說。

“建起路網、水網、電網,改良土壤,使農田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信息化服務成為可能,提高土地產能,確保糧食安全。”芮城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楊久紅說。

像老莊聯村這樣,從芮城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受益的,還有陌南鎮溝南村、坑南村、東夭村;東壚鄉牛皋村、許八坡村、西南村;西陌鎮板橋村;南磑鎮南磑新村;大王鎮新興村;永樂鎮蔡村;陽城鎮東風村、胡營村;風陵渡鎮古倫村、田上村、西侯度村等8鄉(鎮)15個行政村。

記者了解到,芮城縣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總投資6631萬元,建設規模3.8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35萬畝,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產穩產格局初步形成,實現了讓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讓農田“流金淌銀”。 

智慧化農業設施

緊鄰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在芮城東壚的沿黃灘地上,一片綿延不絕的麥田中,每隔幾米就有一個豎立的鋁合金水管,頂部是一個可以左右擺動的噴槍。

“這是我們今年才投資建設的800畝高效智慧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遠鵬智慧農場主胡天妮介紹道。

東壚沿黃灘涂小麥生產區是芮城縣目前規模種糧戶最為集中的區域,種植糧食作物面積單季在50畝以上的大戶就有120余戶。其中,胡天妮2020年種植小麥和玉米600余畝。

“我們農場在這里主要做了水肥一體化和物聯網,原來大水漫灌全部澆一遍得40天,現在4天可以澆完。原來澆水得雇人,勞動強度很高,現在一個人工都用不了,只需要三分之一個人工。”胡天妮說。

在控制室和手機的屏幕上,都可以直觀地看出麥田的墑情、溫度、濕度以及肥力,這是胡天妮進行精準化田間管理的依據。

“智能系統建成后,不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10%左右,節水50%以上,減少化肥30%左右的使用量,還能增加土壤透氣性,有效提高灌溉覆蓋速度。”胡天妮介紹。

有了更先進的智能化系統,不僅可以減少水肥浪費,每畝地還可以增收約100公斤小麥和250公斤玉米,年效益幾乎可以增加80%到100%。

“僅僅是這片地增收的部分,兩年就可以掙回智能化改造的投資。”胡天妮說。

東壚沿黃灘涂是山西省小麥高質量發展芮城基地建設標桿項目高效節水標桿項目區暨農產品安全創建生產基地,胡天妮的800畝地就在其中。項目區建成小麥8088畝,占到灘涂總小麥播種面積2.2萬畝的36.76%。其中,試驗對照展示區80畝,核心區508.49畝,示范區7500畝,輻射區8000畝。項目建設以智能節水、節肥為主要突破環節,通過項目建設,旨在引導糧食生產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節約成本、優質高效的道路,改變傳統的大水漫灌、盲目施肥、品種混雜、品質均一性差的生產短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