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1-04
■秦江峰
他叫楊俊喜,扎根基層36年,櫛風沐雨胸懷百姓,披星戴月造福千家,把青春獻給“三農”事業;
他叫黃東杰,10年來服務貸戶2000多人,發放貸款3億多元,收回率100%,為銀行和農戶創造了巨大的效益;
她叫張妙麗,長期以站姿堅守在大廳一線,面對高齡客戶“送不送”的問題,用責任和擔當“送”出了“小棉襖”的美譽;
……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背包精神”新傳人。
在“背包精神”誕生地運城,農信兒女在新時代繼續傳承創新“背包精神”,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模范人物。他們強信念、強技能、強服務、轉作風,使“背包精神”之花盛開在廣袤的農村沃土,成為名副其實的支農主力軍和生力軍。

強信念
陣腳不能亂,初心更不能忘
任何事業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任何成績的取得也不會輕而易舉。越是在困難的時候、遇到復雜矛盾的時候,越需要信念堅定,越需要意志堅韌。
夏縣農商銀行城中支行行長邢王杰,就用行動向上級黨組織作出了響亮回答:困難和矛盾面前,堅決做到心里不慌,陣腳不亂。
邢王杰原本擔任夏縣埝掌支行行長,雖然在鄉村,但業績全縣第二,干部員工收入相對較高,工作積極性也高,這樣的隊伍自然越帶越好帶。
不料,組織上讓他去擔任城中支行的行長。該網點業務排名全縣墊底,員工薪酬低,士氣更低。可是,邢王杰二話不說就走馬上任。
他從提高員工收入破局,先挑選一名年輕客戶經理作為“立木取信”的標桿,承諾:“只要嚴格按照我說的做,保證你業績、工資雙翻番。到時候如果不夠,我個人掏腰包給你補!”
該客戶經理按照邢王杰所說,大膽支持實體經濟和有條件、資質好的貧困戶,1個月發放了26筆、100多萬元貸款,月底拿到了7000多元工資,果真比上個月翻了一番。
這下,員工士氣被調動起來了。3個月后,就連綜合柜員的工資,都翻了一番。
城中支行略有起色,組織上又給邢王杰加擔子,讓他連總行的營業部也一起管上。營業部是全行的老大難,且不說大額貸款多、不良貸款雜、清收難度大,光是年齡比他大、資歷比他老、背景比他深、積極性卻沒他高的老員工,就讓他這個年輕行長抓耳撓腮:說不得、獎不得、罰不得。
“我幾次都想找領導辭職,但反過來又想,問題再多、矛盾再復雜,總有解決的辦法。只要信心不減,勇往直前,就能看到希望?!毙贤踅苷f。
他帶著大家干,大戶、難戶親自上陣。薪酬不夠,他把自己的讓出來分給大家。“干最重的活,吃最黑的饃?!毙贤踅馨旬敱鴷r學的一些“法寶”都搬到了帶團隊的實踐中。
他的默默付出感動了員工。大家逐漸不再提“出身”,不再爭“好處”,紛紛心甘情愿地跟著他干了。
稷山農商銀行蔡村信用社客戶經理黃東杰,雖然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但是他卻幾十年如一日,不論是“臨時工”還是考上了“正式工”,不論是“升了官”還是又“丟了官”,始終不忘初心,常年背個挎包、裝個筆記本挨村轉,行走在服務群眾的第一線。
他見人就說:“我是咱蔡村信用社的,你需要貸款嗎?需要的話找我?!币婚_始走村串巷時,因為面生,老有狗朝他吼叫,后來走得熟了,狗見了都不叫了。
正是靠著不怕苦的精神,他做到了對轄區客戶情況了如指掌。底史村有個老人很講誠信,兒子開車不慎撞了人逃債后,老人硬憑耕種幾畝薄地把幾萬元貸款全部還清。黃東杰每次下鄉,都要過去看看老人。2010年,老人看到肉雞行情好,想養雞卻拿不出本錢。黃東杰主動上門,為老人發放了兩萬元小額貸款。老人當年便收獲頗豐,不僅還清了貸款,還將剩余的錢又存到信用社。幾年下來,老人已先后找黃東杰存了幾十萬元。
2011年9月,黃東杰被提拔為蔡村信用社副主任。雖然“當了官”,但黃東杰還是和以前一樣,一有空就往村里跑。2018年4月,稷山農商銀行實行競聘上崗,恰巧那段時間黃東杰母親病重,他就沒有參與競聘?!皝G了官”后,不少人覺得黃東杰這下肯定就泄了氣。沒想到,他跟個沒事人似的,還是一如既往地整天奔忙在各村,業績照樣全縣領先。
2018年5月,組織上把黃東杰調回縣城工作,可是黃東杰放不下蔡村的父老鄉親,次年6月又向組織申請重新調回蔡村。為這,不少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他“犯傻”。黃東杰不這么認為。他說,在鄉下和農民打交道更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強技能
人情要“練達”,世事更要“洞明”
說到銀行人的服務技能,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點鈔比機器還快,計算比電腦還快,存款利率、理財品種、業務知識爛熟于心……
然而,這些只是銀行服務人員的基礎課,僅僅做到這些是遠遠不夠的。要培養一流的銀行工作人員,還必須拓展技能的內涵和外延,必須具備較強的洞察能力,懂得顧客心理學,能第一時間感知客戶需求;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統籌能力和協調能力,能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
絳縣農商銀行營業部營業經理趙甜榮,身材瘦小卻精干麻利。她每天要為4個窗口進行業務授權、對行內行外的4臺ATM機進行巡查,給各個柜員分配工作任務,協助營業部主任做好柜面實操、技能提升、營銷宣傳,與總行各個部門之間做好銜接溝通……
這些繁雜而枯燥的工作,趙甜榮做得井井有條、細致入微。她不僅善于做好每一個細節,防控每一個可能的風險,而且善于對營業大廳的工作進行統籌協調和分工組合,善于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
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能快速識別各類廳堂柜面業務風險,精準識別電信詐騙和各類虛假業務,做到“世事洞明”;她還練就了一個“慧腦”,能快速處理各種業務問題和人情關系,做到“人情練達”。
有一次,絳縣某中學在月底最后一天要求把一筆600萬元的財政資金轉入該校公戶,過期不轉則該筆資金就會被撤走。但是該校公戶卻因為法人名稱變更、法人代表變更雙重因素導致不能正常使用。要想使用,必須先到財政部門開具賬戶變更函,再到人行進行核準。人行核準完,再到營業部辦理賬戶和法人變更手續。這一系列手續完成后才可以正常轉入資金。
可是該校的財務人員對此手足無措。一是和財政、人行的部門都不熟悉,去了根本不知道該找誰、怎么辦;二是他一個人短時間內根本跑不完,就算勉強跑完,也會耽擱轉賬時間。
見此情況,趙甜榮迅速和同事們制訂了分頭行動、分工合作的方案。一路人指導中學財務人員填報相關表格和手續;一路人提前與縣財政局對接,約好開函時間;另一路人和人行對接,做好核準前的相關準備工作……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就把所有手續辦完,確保了該筆600萬元的財政資金順利匯入學校賬戶。
“為客戶節約時間,為客戶創造價值,我們的辛苦付出才算值得。”趙甜榮說,自己所有的技能和本領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客戶的問題解決了,自己才有成就感。
強服務
既要當助手,更要做好參謀
服務是銀行人永恒的話題,如何為客戶提供優質、文明、便捷、高效的服務,不同的銀行有不同的答案。
運城市農村信用社干部員工在探索文明服務中,深感服務不能局限于廳堂的微笑迎送、禮貌問候和快速辦理;也不能滿足于掃街串巷進村入戶的上門宣傳、主動問需和定期聯絡;而應該換位思考,主動站在客戶的角度想客戶之所想,幫客戶之所需,解客戶之所難,當好助手,做好參謀,提供超出金融本身的“溢價”服務,讓客戶獲得預期之外的感動。
前不久,鹽湖區詩聯學會原會長孔春枝被聞喜農商銀行城關儲蓄所所長張妙麗熱心服務老人的事跡所感動,親自撰了一副嵌名聯:“總系三農,妙手織春情意暖;常牽百姓,麗人舉善愛心誠”。運城市老年書畫家協會副會長張澤全將該聯寫成橫幅,贈予聞喜農商銀行。
張妙麗認為,農商銀行是老百姓的銀行,就應該全心全意服務好老百姓。特別是面對老年客戶和弱勢群體,既要有責任和擔當,更要有厚度和溫度。
轄區內一位80多歲的老人,蹣跚步行了一個半小時來到網點,只想查詢自己的補助有沒有下來。由于子女不在身邊,腿腳又不方便,這段常人只需要十來分鐘的路程,對老人而言無異于一次“長征”。
得知情況的張妙麗,在幫著老人辦完業務后,又主動開車把老人送了回去。她給老人留下電話號碼,說什么時候想查余額了,就打電話,她過來接。老人到家后感動地直哭,夸她很貼心,比女兒還要親。事后有人說:“都那么大歲數了你還送,萬一路上有個啥,訛上你怎么辦?”對此,張妙麗只是笑了笑。
安陳林,在同事看來,他只是垣曲農商銀行三農小微中心一名普通的客戶經理。但在垣曲縣城很多商戶看來,他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參謀、好助手。
經營快遞業務的馬吉發現,生意上的事情和安陳林商量總沒錯。當初他想再買一輛送貨車,安陳林不僅不放款支持,還條分縷析、費盡口舌阻止他,最后讓他避免了快遞業淡季造成的經濟損失。后來又是安陳林,在“雙十一”前夕,鼓勵他增加送貨車,擴大店面,把夫妻店做成了小企業。
在安陳林看來,要想留住客戶,就要當客戶的“知心人”“貼心人”,為客戶提供超出預期的服務。為此,他主動添加了縣城的商戶群,主動在垣曲微生活公眾號、垣曲58同城等平臺上打“廣告”,甚至自掏腰包請有關聯的客戶吃飯,使雙方的資源能夠共享,促成一個新的商貿圈。“他們都好了,咱農商行也就好了?!卑碴惲终f。
在垣曲縣城經營地磚的席朋飛準備開一家分店,就找安陳林咨詢新店宣傳事宜。安陳林建議,一是開展線上宣傳,他可以幫忙把開業的信息發送到自己創辦或加入的各種商圈、商群,提高知曉率;二是邀請行業上下游的企業參加,擴大朋友圈,他手頭也有很多資源。后來新店開業很成功,不僅促成了許多合作,還發掘了不少潛在客戶,結成了商業共同體,實現了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轉作風
重效率提高,更要重效能提升
轉作風,說到底是解決形式主義問題。對銀行從業人員來說,轉作風,不僅要發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精神,把各種日常工作做快、做細、做實、做精,而且要做出成績、做出效果。
為進一步方便老百姓申辦貸款,山西農信推出了一款“興農快貸”App。老百姓只需要在山西農信微銀行里申請一下,客戶經理就會在兩小時內進行電話回訪和確認。初審通過,就會在48小時內提供上門服務。
新穎便捷的辦貸方式方便了群眾,卻難住了農商銀行一些年齡大的客戶經理。他們一時半會學不會如何在手機上接單、回訪,稍有疏忽就會影響服務客戶的質效。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芮城農商銀行城關支行行長張芮萍采取了最笨的“招法”——盯著干。每天晨會安排好當天的工作任務后,她就和大家一起溫習如何使用“興農快貸”App。對客戶經理新發現的疑難問題,她會組織大家及時溝通學習。每次查看有無客戶線上“下單”,她總是叮囑大家要反復確認,千萬不能誤了群眾的事。
除了盯著大家學習,她還盯著大家下鄉。她覺得只有走進農村、走近農戶,才算接地氣;只有深入客戶家里解決實際問題,才算真下鄉。
轄區內一溫姓客戶多年前留下一筆8000元的不良貸款就外出了。在客戶經理印象中,這家人已外逃多年,且夫妻離婚,光景過爛了,壓根就收不回來。但是張芮萍不放棄,堅持要陪著客戶經理“再走一次”。這一走才發現,該客戶不僅早就回來了,而且重新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在縣城也找到了工作。提起貸款,客戶不僅認賬,還積極簽訂了還款計劃。
有一年臘月底,平陸縣某企業負責人楊某攤上了麻煩事,原本說好的一筆回籠資金突然回不來了。眼看廠里的工人發不了工資不能回家過年,楊某心急如焚。因為他做生意最講誠信二字,別人欠他的錢可以暫時回不來,但工人的工資決不能拖欠。情急之下,他給平陸農商銀行營業部主任周玲芳打電話,問:“急需140萬元貸款,能辦嗎?多久能辦好?”
放下電話,周玲芳起身帶著人直奔企業,收集資料、開展調查。同時,她也將這一特殊情況向單位緊急匯報。平陸農商銀行立即協調貸審會有關部門,做好貸審準備,只等調查回來就上會研究。由于該企業平時很少辦理貸款業務,需要提供的很多資料都是現場籌備,周玲芳就和客戶經理一起,幫企業財務人員復印證件、打印報表、填寫資料。弄完這些,他們顧不上吃飯又匆匆趕回單位,提交貸審會審議。當天下午4時許,140萬元貸款如數匯入企業賬戶。
看著早上才電話咨詢,下午就已經到賬的資金,楊某又是驚訝又是激動。他說:“這才是雪中送炭!”后來,身為市人大代表的他,多次在市縣兩級人大會上提及這件事,連稱:“農商銀行的速度就是快!”
……
在河東大地,在運城農信,像這樣的故事其實每天都在發生。五千名農信兒女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和夢想,錘煉著自己的技能和本領,用滿腔熱忱的服務和馳而不息的努力,書寫著新時代的新答卷,追求著新征程上的新輝煌。
(作者為運城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黨組書記)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