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10-30
記者 鄭 菲
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為扎實做好我市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網,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0月28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葉新龍就如何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中首次從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為防止病毒通過冷鏈食品途徑傳播,我市如何保證冷鏈食品的安全?
答:市場監管部門對經營進口水產品特別是冷鏈食品企業(商戶)加強監管,嚴格查證查票查單,追溯產品來源和去向,而且要求冷鏈食品和進口水產品批發企業向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報告進貨情況。市場監管、衛生疾控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共同商定對冷鏈食品采樣的頻次、場所、商家、品種、數量,并聯合入場采樣。同時還會對冷鏈食品、經營環境以及運輸、倉儲、銷售、加工等從業人員進行全面核酸檢測,一般檢測以14天為周期,但對于接觸已發生疫情市場產品的從業人員每7天檢測一次。對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食品(包裝),立即封存、下架、停售,并對經營場所進行暫停營業、人員集中隔離觀察,從而保證冷鏈食品的安全。
問:為做好秋冬季防疫防控,我市采取了哪些舉措?
答:我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疫情防控策略,以預防為先,精準施策為原則,壓實屬地責任、行業主管責任、單位主體責任和個人管理責任“四方責任”,落實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等“五早措施”。
首先,加強多點預警監測。各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要全部納入新冠肺炎監測系統,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哨點”作用,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制和首診負責制,發現可疑病例,在兩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系統進行網絡直報;機場、汽車站、火車站、動車站等交通場站做好入運人員健康監測;市場監管、商務、文化旅游等部門做好人群聚集場所體溫檢測;教育、民政部門做好學校、養老機構等重點場所監測;市場監管部門做好退燒、止咳等藥品銷售情況動態監測;通信管理部門開展大數據智慧化監測;發揮網格化管理的優勢,社區(小區、村)加強中高風險區入運人員的監測和管控,做到多點觸發監測疫情。市縣兩級疾控中心加強多點預警監測系統的運行管理,提高預警監測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及時向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告預警信息。
其次,強化重點場所防控。加強重點場所、重點單位的管控,壓實各方責任,對學校、商場、超市、賓館、飯店、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要設置臨時隔離室或應急處置室,嚴格落實健康監測、消毒通風、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常態化防控措施。同時從嚴管控舉辦大型活動,按照“非必要、不舉辦”的原則,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嚴防因人員聚集造成疫情輸入和擴散。
再次,統籌推進多病共防。統籌做好流感、肺炎等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與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加強對秋冬季高發傳染病的監測、分析、預警,及時有效處置,將秋冬季高發傳染病與新冠肺炎交織疊加的風險降到最低。加強部門聯防聯控,形成多病共防合力,比如,宣傳部門和健康教育部門加強宣傳教育,指導公眾科學認識和預防流感。網信部門關注流感輿情,及時反饋處置輿情信息。教育、民政、文化旅游部門加強對各級各類托幼機構、學校、養老機構、影院、網吧等重點機構和人員的指導和管控,加強健康監測。另外要提高醫務人員、兒童、老人等重點人群流感疫苗接種率,鼓勵在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單位開展集中接種。
最后,持續開展教育引導。通過電視、廣播、報紙、微信、宣傳欄等渠道,加強防疫政策的解讀和健康科普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城鄉居民正確認識、理性對待疫情,防恐慌、防松懈、防聚集,大力宣傳多通風、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線、用公筷等防控知識,提高群眾個人防護的意識和能力。
問:我市如何提升核酸檢測能力以應對大批次檢測?
答:針對流感、新冠肺炎等秋冬季呼吸道高發傳染病的季節特點,著力加強專業流調隊伍、核酸檢測隊伍建設,積極開展大排查、大培訓、大演練,加大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檢測技術、發熱門診醫療服務檢測等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核酸檢測能力。建立儲備核酸檢測、核酸采樣、專業流調等救援隊伍,加強核酸實驗室建設,增加縣級醫院核酸提取儀和核酸擴增儀,盡快實現縣級疾控中心具備核酸檢測能力,達到全市日檢測能力20萬人的目標,確保能夠在3天之內完成涉疫縣(市、區)全員檢測,最大限度地將疫情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做好做足“防大疫、打大仗”的準備。
問:如果發現疫情,我們有何應對措施?
答:一旦疫情發生,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將根據疫情情況科學劃分風險等級,風險等級劃分會精準到街道(鄉鎮),管控區域會精準劃定至樓棟、病區、居民小區、自然村等最小單元;依法依規采取交通管制、限制人員聚集、停工停業停商停課、封閉相關場所等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防止疫情擴散。市、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會逐級將管控區域相關信息及時報告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由省防控辦向社會公布。
同時做好醫療救治。定點醫院發熱門診要完成“三區兩通道”規范化建設,二級醫院隔離留觀床位達到5張及以上,三級醫院達到10張及以上。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規范設置預檢分診點、發熱門診和留觀室,在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服務中心設置發熱門診和留觀室。組建儲備醫療救治隊伍,以呼吸、感染、重癥、護理、院感、臨床檢驗、影像人員為主要救治力量,加強培訓演練,不斷提升救治能力。市第二醫院作為集中救治定點醫院已做好在48小時之內整體騰空,隨時接收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準備。必要時啟動方艙醫院改造。對住院患者實施多學科聯合救治,推動中醫藥深度介入預防、治療和康復全過程,防止輕癥向重癥轉化,重癥患者及時轉運到省級定點醫院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嚴格做好院內感染控制工作,加強重點科室、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人員管理,嚴格落實醫務人員防護措施,繼續保持醫務人員“零感染”目標。
問:為確保滿足需求,我市在防疫物資儲備上是如何保障的?
答:我市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重要醫療物資保供有關工作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建立重要醫療物資儲備體系,健全完善儲備物資調用機制。醫療機構物資儲備量要滿足30天疫情防控需要,并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生活必需品保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