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文化潤疆”,以山西非遺的名義!
—— “一帶一路晉疆情”2020年山西非遺援疆行綜述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0-10-30

□記者 王斌

第一階段展演任務結束后,大家合影留念。

10月15日~24日,“一帶一路晉疆情”山西非遺援疆行活動開展。以山西非遺的名義,展演小分隊用自己的辛苦付出和完美展示,為“文化潤疆”工程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種文化滋潤邊疆大地


高丑和老人的嗩吶絕活,贏得滿堂喝彩。

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是非遺節目展演,展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五家渠市的各個社區進行,第二階段是在“黃河號”援疆旅游專列上進行。不管是哪個階段、哪場演出,山西非遺小分隊都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示了出來,讓“非遺之花”綻放在了邊疆大地。

從節目內容來看,具體承擔此次展演任務的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本著“短小精悍,優中選優”的原則,精心準備了極具代表性的8個節目,包括絳州鼓樂、嗩吶絕活、蒲州梆子、提線木偶、萬榮面塑、絳州木版年畫、臨猗眉戶(二胡獨奏)和心意拳。這8個節目呈現了鮮明的河東非遺特色,表演者大都經驗豐富,每到一處都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歡迎。

除了非遺節目展演,山西省非遺中心還策劃了諸多主題活動,包括圖書捐贈、專題講座和影像展播等。豐富多彩的展示內容,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山西省非遺中心主任牛曉珉,作為主講人給大家帶來的“山西三寶”與非遺傳統手工技藝講座,更是把山西的非遺精粹進行了提綱挈領式介紹,讓人受益匪淺。

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背景下,為了控制演出時長,每個展演節目都進行了重新設計、精心打磨。蒲劇名家趙天成在3分鐘內,展示了自己深厚的帽翅功和髯口功,動作干凈利落,讓人感覺意猶未盡。

在“黃河號”援疆旅游專列上,山西非遺小分隊適合在列車上展演的3個節目被保留了下來。絳州木版年畫傳承人吳百鎖的大行李箱內裝得滿滿當當,里面準備了6塊不同風格的木版,還有六七百張裁好的紅紙。一路走來,這些印上版畫的紅紙成了搶手貨,供不應求,吳百鎖忙得不亦樂乎。難怪運城市非遺中心主任李筠霞和山西省非遺中心的張娟,都當起了吳百鎖的助手。 

一種互動根植文化種子

絳州鼓樂表演,震撼人心。

為了真正把文化的種子播撒在每個人的心田,山西非遺小分隊將展演形式不僅僅局限在節目演出上,而是注重與臺下觀眾進行充分互動。

每次表演結束,提線木偶的兩名表演者都會走向觀眾,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通過手中的8根長線掌控木偶。在捏泥人的環節,年輕的“老藝人”趙銳最受歡迎了,他的周圍總是圍滿了好奇的小朋友。孩子們都想要一個“小豬佩奇”,家長們則想瞧瞧這種面塑藝術究竟有什么訣竅。姚生吾的二胡獨奏也贏得滿堂喝彩,有愛好者專門來到后臺向他請教二胡知識。

吳百鎖的絳州木版年畫最有參與感了。不管是剛放學的學生,還是買菜歸來的社區大媽,都有機會親身體驗一下其制作流程。拿著自己的作品與吳百鎖合影留念,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壓軸節目,高丑和老人的嗩吶絕活演出道具也成了聚焦點。演出之前,各種花樣的新奇道具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許多人都拿出手機拍照、發朋友圈。

李筠霞說,此次援疆工作是一次文化交流,我們不但要送“文化大餐”,還要種“文化種子”,要讓山西和運城的非遺通過不同的展示方式,根植在每個人的心田。她說,這次展示對于運城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升也意義重大。“每一次演出都能聽到大家詢問‘來自哪里’,‘山西運城’一時間成為這里眾口相傳的熱詞”。 

一種付出彰顯敬業精神

年輕的面塑“老藝人”趙銳,最受歡迎。

在此次展演過程中,山西非遺小分隊的敬業精神讓人感動。

10月15日下午,從運城“飛”到烏魯木齊,4個小時的旅途勞累,再加上時差,讓大家都深感疲憊。即便這樣,剛下飛機,他們就坐上大巴,直奔第一個演出現場——共青團農場青城社區。等到演出結束后,他們返回酒店用餐時,已是晚上10時。

因為是室外演出,條件比較簡陋。在青湖路街道辦事處友誼路社區,為了上下場方便,大家就把化妝室設在了廣場一隅。趙天成把鏡子放在一個大石塊上抹油彩;趙銳坐在一條長凳上,把小箱子平放在自己的雙腿上,就開始捏面人了……

條件再簡陋,演出質量不打折。不管是哪一場,大家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了進去。

有的演出場地之間相距較遠,有時一天要連演兩場。趙天成的準備工作最繁瑣。他每次演出都需要化妝、戴帽、穿戲服,然后再脫戲服、卸妝,總得半個小時。中午時分,氣溫較高,他頭上纏了一層又一層,勒得生疼,還熱得不行。問及是否辛苦,他笑著說:“很榮幸能到這里演出,再辛苦也值!”

出發前,一名隊員家里臨時有事,稷山安福藝校校長蘇安福放下手頭的一攤子事,親自帶隊客串當起了配角。心意拳傳承人吳建國,每一次展示都毫不含糊,拿著九節鞭閃展騰挪,大汗淋漓。

幾番奔波,絳州鼓樂隊的馬永珍感冒了。在臺下,雖然喝了感冒藥,她的臉上仍有明顯的倦容。但一到了臺上,馬永珍立刻神采飛揚,絲毫看不出正在生病。她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呈現出來。

類似這樣讓人感動的事情還有很多。一路走來,山西非遺小分隊不僅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技藝,同時也展現了一種精神和一種情懷,讓人肅然起敬。展演工作也得到山西省非遺中心和山西援疆指揮部的高度肯定,希望來年能繼續將這項工作開展下去。

采訪中,當地一位退休老干部感慨地說:“黨中央前不久剛提出了‘文化潤疆’工程,你們就來到我們這里,這政策落地的速度真是太快了!”

天山雪松根連根,晉疆人民心連心。當山西非遺小分隊完成全部的工作任務之后,回想起一次次經久不息的掌聲和一張張漾滿笑意的臉龐,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會收獲一種幸福。這種幸福,與文化的分享有關!與晉疆人民的友誼有關! 

攝影:記者 王斌

援疆旅游專列上,吳百鎖(右一)展示木版年畫。

山西非遺小分隊,在援疆旅游專列前合影。

山西省非遺中心主任牛曉珉(左一)為“優秀表演者”頒發證書。

趙天成的髯口功表演,精彩絕倫。

姚生吾的二胡獨奏,韻味十足。

3套河東系列叢書,贈予五家渠市晉知圖書館。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