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李恩虎時間:2020-08-18
午后,陰天,我與好友一塊去西村游玩。西村來過好多次了,每次來都有新發現。顯然,西村也不是吃老本,而是在努力創新,與時俱進。比如說,上次去就發現景區新建了一座頗為豪華的飯店,二樓還是設施高端、寬敞豁亮的會議室。這次,我們則去了西村后面的山溝。佇立在新修的水泥甬道上,眺望峰巒起伏、綿延不絕的中條山,青山如黛,猶如一幅水墨畫懸掛在天邊,且具有立體感與層次感。山后還有山,層層疊疊,顏色越來越淺,若有若無的,遠山蒼茫,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像是一個虛幻縹緲的夢。
巨大的銀灰色的風車,在廣闊的山野間顯得如小孩玩具一般,大自然的風來無蹤去無影,在天地之間橫行無忌,但是,現代高科技的風力發電,把傳說中無法無天的“風神”給降服了,把它改造為造福人類的電了,風伴隨著電流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工廠車間。平素,山下的風主要功能是驅熱送涼,但是山上風能資源豐富,一個華麗轉身,無所不在的“風”就變成無所不能的“電”了。目力所及,我至少能看到十幾架風車。此刻有風,它們都在慢悠悠地運轉著。
近期下了幾場透雨,綠色植物飽飲甘霖,精神大振,只見路邊野草瘋長,棕紅色的花椒顆粒飽滿,豐收在望。摘下一簇花椒來,湊近鼻翼一嗅,一股獨特的椒香浸入鼻腔,略帶點辛辣味道。俯視眼前的山溝,深約百十米,方圓足有十幾里,我暗自感嘆,上蒼的鬼斧神工居然造就出如此氣勢恢宏的大山溝,平素見慣了車水馬龍的喧囂鬧市,我被這大自然的造化震撼了。我佇立良久,緘默無語。
雨后的山野,給人帶來全新的味覺、視覺與聽覺的享受??諝饫飶浡嗤恋那逑悖呷诵钠?。山溝里植被豐厚,由于飽受雨水的滋潤,綠意盎然,或深綠、或油綠、或墨綠,偶爾有幾塊空地露出來,那是被雨水淋濕的土地,尚未被陽光烘干。山野里真靜呀,只聽得各種無名的鳥蟲們在自發地大合唱,仿佛生怕被人遺忘似的。側耳諦聽,“吱吱、啾啾、咕咕、呱呱”,鳥蟲為什么要不知疲倦地嘶鳴呢?我想,它們也應該與人類一樣喜歡聊天,喜歡唱歌,哪怕是自言自語、自說自話。它們也需要自娛自樂,也追求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吧。
山溝溝里會有些什么呢?好奇心驅使我沿著羊腸小道走下去。只見小塊梯田大都栽植了小松樹、花椒樹,崖畔上的酸棗樹果實累累,居然能見到零星的紅酸棗了,還有個頭稍大的青棗。我隨手摘一顆品嘗,還沒有甜甜的味道。見到溝底有大片的白楊樹,郁郁蔥蔥,它們是天然林還是人工栽植?同伴說當然是附近百姓親手栽種的,山高溝深,崎嶇陡峭,農人還是得冒著風險下去,總不能讓溝底閑置著,太可惜了。
在寂靜的山野逗留兩個小時,愜意閑適,神清氣爽,我感覺自己心如止水,不喜不悲,甚至有幾分超塵脫俗的意味了。今兒前半天,我一直犯愁該去哪兒閑逛時,突然感覺到最好的去處,就是這人跡罕至的山溝溝。讓煩躁的心緒平靜下來,置身于世外桃源般的曠野,也許還能參悟到些許人生真諦。
世人皆曰:現代人的通病——浮躁。心浮氣躁,到哪兒治病呢?我想:遠離塵世,短暫地回歸大自然的懷抱吧,這也許就是最好的藥方吧。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