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06-06
宋杰,個頭中等,身材微胖,不善言談,但卻是一個積極樂觀的小伙子。2017年1月,他受平陸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委派,到平陸縣洪池鄉西鄭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兩年多來,他先后歷任工作隊隊員、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隊長。在駐村幫扶期間,他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目標要求,強化使命擔當,倒逼責任落實,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不斷增強貧困戶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加快了西鄭村脫貧致富的步伐。
在山村當官——心要融
西鄭村位于洪池鄉北部,全村5個自然莊6個居民組,共302戶856人,其中,黨員23名、貧困戶24戶60人。
坑洼不平的道路、年久失修的危房、零基礎的公共設施……剛到村里,貧窮落后的村容村貌,讓從小在城里長大的宋杰著實吃了一驚。既然來了,就要把自己一頭扎入西鄭村,這就是宋杰與生俱來的個性和那股年輕黨員的黨性。
為了不負組織的重托,宋杰開動腦筋想辦法,積極爭取資金為村里的黨員活動室購置了新桌椅、更換了新版面、購買了新的電視機和LED顯示屏,使黨員活動室煥然一新。
貧困戶劉山官于2017年在車禍中喪生,留下了股骨頭壞死拄雙拐的妻子、得軟骨病的兒子和正在上學的女兒。面對這一家老小,宋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喪事辦理階段就積極向鄉民政、縣人社局等爭取資金5000余元。
為了這一家老小的生活有著落,他又積極與有關部門聯系,幫助劉山官的兒子劉盼申請了小額扶貧貸款,在村里辦起了小超市。每年檀道廟廟會時,他又動員劉盼趕廟會,僅僅5天時間,就能掙2000元左右,現在劉盼一家的生活是越過越紅火了。
由于劉盼腿腳不方便,而去小超市幫忙便成了宋杰的“家常便飯”,村里大娘都打趣地說:劉盼雇了個免費的好長工……每每這時,宋杰臉上都會露出舒心的笑容,因為他把心融入了村民中。
和村民相處——行有善
淳樸、善良的村民,要靠真誠來互動,這是宋杰堅守的信條。
平日村子里只要有紅白事,宋杰都會幫忙,前后張羅;把自己的私車當成村民的公車,誰家有個看病救急之事,宋杰是隨叫隨到;鄰里之間有矛盾糾紛,宋杰也會據理調停;孤寡留守老人,宋杰更是經常掛念心頭,勤看照料……不圖丁點回報,全是實干,從沒空音。所有這些,西鄭村的村民,全都看在眼里。
貧困戶蘇社宏兩口子文化水平低,沒有一技之長,只能靠種莊稼和上山采藥為生,但微薄的收入養活不了一家四口。按照平陸縣提出的“人均一畝經濟林,戶均一個技能人”要求,宋杰不厭其煩地一次次上門動員。最終,蘇社宏被他的耐心和真誠打動,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議,于2018年4月到平陸縣利豐職校參加了為期10天的電建工技能培訓班。
培訓結業后,蘇社宏先后在江蘇、河南、運城等地從事電建工作,月工資達到4500元。到2019年春節短短半年的時間,他就帶回了3萬元?;貋砗螅€專門到村委會找宋杰表示感謝。
當第一書記——善作為
剛到村里的時候,一個住在村委會大院的大娘引起了宋杰的注意。他心想:這位大娘是想占公家便宜,還是另有隱情?
通過走訪,宋杰了解到,這位大娘的老伴去世多年,兒子因生意上的合同糾紛被判刑,兒媳婦也在丈夫服刑期間離開了家,現在孤身一人,是村里的低保戶。她家里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且無力翻修,無奈之下才住到村委會大院。
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兩不愁三保障”精準扶貧要求,這明顯就是沒達到要求。在與大娘的外甥多次溝通,并多次與縣局領導和幫扶責任人研究后,宋杰決定給老人翻修房子,費用由老人的外甥出三分之一,剩余部分由局里、幫扶責任人和駐村工作隊承擔。
搬家那天,看到局領導和幫扶責任人又為她購置了窗簾、取暖爐子和牛奶蔬菜時,張大娘感動地流下了熱淚,拉著宋杰的手久久不愿放開,“黨的政策就是好,又給我蓋房子還為我買了這么多東西,我一個老太婆何德何能呀”。但宋杰卻這樣告訴張大娘,“黨派我們來就是幫助你們擺脫貧困、共奔小康的,我們做的還不夠”。
宋杰,一個普普通通的年輕黨員,卻能在西鄭村一呼百應,讓302戶856人緊緊相隨;宋杰,一個城里長大的年輕干部,卻把根深深地扎進了西鄭村的每一方洼土中、每一寸山坡上、每一個溝坎里,為民初心,始終不渝……
李寧 張曉武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