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關英才時間:2020-03-27
弘揚關公忠義精神
高揚誠信旗幟
作為關氏后裔在河東重要居住地之一,臨猗縣關原頭村不僅于2015年建立了誠信教育基地,而且組織相關人員編寫了《關公的誠信故事》《弘揚關公文化,推進誠信建設》《誠信宣誓》等書籍、文獻。他們配合臨猗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誠信主題教育活動,對全縣120多個單位的近萬名干部,進行了近百場宣講。他們用關公“土山三約”“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等誠信故事傳播正能量,用晉商學習關公秉承“包容誠信、尚義利民”的經商理念和現代企業家傳承關公精神打造誠信企業的典型事實教育廣大干部,用鏗鏘有力的誠信宣誓感召大家。
同時,教育基地的人員還組織到基地參加活動的同志撰寫心得、暢談體會,深化對誠信的認識。
臨猗縣政協副主席、財政局局長阮建軍寫了一篇長達五千字的論文《關公·晉商·我們》。他說:“作為晉商的后人,我們能否使關公這個‘財神’再次顯現神通,助力我們創造二次輝煌呢?”他認為:“這絕不是靠簡單的焚香、祈求便會財從天降的,而是要向老一代晉商一樣,用關公的品牌、文化、精神,全面改造新一代‘晉商’的面貌與靈魂,重塑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晉商精神。只有這樣,關公這個‘財神’才會不拜自靈。”
山西卓里集團與誠信教育基地結成了聯系單位,該集團總經理、董事長秦偉澤,強化“坦誠、真誠和實誠”的經營理念,將公司帶進一條健康穩固、持續增長、轉型跨越的發展軌道。
中國人民銀行臨猗縣支行在關原頭誠信教育基地建立了“臨猗縣金融征信宣教基地”,多次用關公的誠信事跡、誠信人品教育信貸戶,在關原頭村培養誠信戶150個。
關原頭村村民耳濡目染,深受影響。一位村民患白血病,大家在短短幾個小時內為其捐款7萬多元。關原頭誠信教育基地也被運城市委宣傳部授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點”。
學習關公廉潔精神
引導風清氣正
關公在曹營對“上馬金、下馬銀”毫不動心;離開曹營“掛印封金”來清去白;坐守荊襄,不建府第,節儉度日,堪稱一身清白、兩袖清風。
教育基地的人員在講座中,用關公面對金錢毫不動搖的堅定意志,用關公鎮守荊襄、積蓄國力、守土有責的忠誠,讓聆聽講座的同志深受觸動。該縣紀檢委宣教科干部張永康通過參加誠信教育基地的活動,深刻認識到,關公無私才會忠國,無私才能大義,無私才顯仁愛,無私才見無畏。
該縣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文聯,都將廉政黨日主題活動安排在關原頭村誠信教育基地進行。該縣司法局在基地設立了“社區矯正誠信廉潔教育基地”,先后組織近百名社會矯正人員前來參加活動,并請基地講解員宣講關公的誠信和清廉。
在關原頭村,黨支部、村委會主干自覺踐行一條原則:管事不管財,干事不沾錢。
踐行關公“四好”精神
傳承家訓家風
關原頭誠信教育基地搜集資料、多方采訪,編寫了《關公的家風故事·郇瑕家風故事精選》一書。該書突出了關公以“讀好書”統領“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的“四好”懿行,呈現了關公從嚴教子、興家育人、傳承優良家風的事跡。
家風故事編出后,教育基地的同志首先走進關原頭學校,給師生宣講關公講仁義、成圣人的經歷和關公嚴以教子、傳承家風的故事。在他們的指導下,學校開展了“打造關公文化特色學校”活動,編寫了關公文化鄉土教材,每周安排兩節課開展培育誠信學生等活動。2017年,關原頭學校和誠信教育基地被運城市關工委評為“家風教育先進單位”。
教育基地的宣講員還走進猗氏鎮政府和全縣社區宣講關公的家風故事,舉辦“傳承優良家訓家風,引領清正民風社風”講座。
他們還在該縣黨校婦聯組織的全縣婦女干部素質提升培訓班上宣講關公的家訓家風,向與會干部發出倡議,希望她們做一名傳承優良家訓家風的主要責任人,要像關公那樣“讀好書”,增長才識,啟悟心靈;“說好話”,通過溫馨的語言與家人溝通;“行好事”,要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關愛他人、助人為樂、扶危濟困;“做好人”,要做一個好母親、好妻子、好干部。運城市婦聯為關原頭誠信教育基地掛牌“運城市家教家風創新實踐基地”。
效法關公務實精神
倡導勇于擔當
關公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等戰績,體現了他的務實與擔當。
為此,教育基地工作人員創作了詩歌《呼喚關公》:“讓我們再舉青龍刀亮劍閃光,讓我們重跨赤免馬馳騁韁場,讓我們遙望蒼穹高聲呼喚:關公回來……”他們寫出了頌詩《醇酒一杯敬關公》,寫出了《寫給關公的敬頌詞》,在基地活動現場和各種場合朗誦宣傳,讓關公精神家喻戶曉。
臨猗縣關原頭誠信教育基地雖然只是一個民間組織,只有幾位退休老同志、幾位關氏后裔,但他們傳揚關公文化的努力,如春風拂柳,潤物無聲,為讓歷史文化說話,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