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03-23
本報訊(記者 范 娜)3月19日,受永濟市蒲州鎮西文學村村民魏長河委托,該市新科農技合作社技術人員駕駛農機在其二畝空地上進行深松作業,而魏長河并沒前往作業現場。如今,像這樣的農業生產托管模式已經輻射了永濟市60余個行政村的6萬畝農物作。
近年來,隨著進城務工人員的增加,農村逐漸出現了“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2016年,新科農技合作社應運成立,并很快成立專業團隊,為附近村莊的農戶提供從莊稼耕種到收獲的全套服務。
2019年,永濟市作為省級試點,開始承擔農業生產托管項目試點工作。經過層層篩選,新科農技合作社被選為實施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組織之一。
“農業生產具有季節性,2019年的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項目將在今年11月份全面完成。2019年,我們主要為蒲州鎮太呂村、北文學村、西閻郭村、韓家莊村、程胡莊村、上麻坡村等6個村2400戶45000畝的莊稼提供粉碎秸稈、旋耕和播種三個環節的托管服務。目前,2019年農經托管項目秸稈還田、旋耕、播種共實施了22424畝。”新科農技合作社理事長李紅民說。
新科農技合作社現有70名農技人員、70余臺農機具。除了對6個村提供半托管服務外,該合作社還對群眾的一些空地進行春玉米、春花生以及經濟作物的深松和旋耕作業,對6個村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免費的耕種服務。
新科農技合作社的每一臺農機具上都安裝了GPS定位系統,合作社的服務面積以GPS顯示數量與服務農戶具體簽字的面積為準,有效避免了服務組織與農戶因服務數量不確定而產生的矛盾,也避免了服務組織虛報作業面積,真正把補貼款用到實處,規范了合作社的發展。
為了使農業生產托管項目按期、安全、高質量完成,精選服務機構至關重要。
永濟市農村經濟管理局嚴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該市電視臺發布公告,把項目實施范圍、實施環節、托管補助標準、申報程序、申報條件等向社會公開,鼓勵具有一定的社會化服務經驗、擁有與其服務內容相匹配的專業農業機械及服務能力、信譽良好、制度健全的服務主體主動報名參與。
同時,該局與農業農村、財政、農機、鄉鎮農科站等部門人員組建評審組,對符合條件的服務機構進行考察和現場評審,遴選確定服務組織。隨后將確定的服務組織在電視臺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確保農業生產托管機構資質齊全、組織力強、信譽度高、作業規范、群眾認可。
目前,中化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永濟站等新的服務組織已被列入2020年永濟市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組織名單。
“永濟市農業托管項目目前只在蒲州鎮、栲栳鎮和張營鎮3個鄉鎮實施。2019年,經過綜合評價,我們選定了10個合作社作為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組織,為6萬畝莊稼提供托管服務。”永濟市農村經濟管理局局長陳琴琴說,永濟市通過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工作,破解了農村“誰來種地”和“怎么種地”的難題,使小農戶依托農業生產托管實現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民、合作社的“雙贏”。
目前,運城市共有萬榮、垣曲、夏縣、鹽湖、永濟、新絳、芮城、絳縣、平陸、聞喜等10個縣(市、區)承擔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項目。2020年,我市將在13個縣(市、區)全面推進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工作,實現試點工作整市全覆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