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萬榮縣光華鄉楊蓬村在外游子樊文?。?十三年點滴善行書大愛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01-14

一個兒時的夢想終于實現

你有沒有一個從小就埋在心里的夢想,一直為它努力,直到實現。

“我小時候太愛看書了,對書的渴望非常強烈,可是沒有書看?!狈目≌f,在那個年代,農村缺乏書籍,他只能看比自己大三四歲的小舅舅和大哥的語文課本。那時,村里一個家境比較好的同學有一套小人書,十分珍惜,不外借給人看。因為比一般孩子看書多,那位同學的語文作文寫得非常好。對有書看的那份羨慕,讓如今的樊文俊都念念不忘。

還有一件事讓樊文俊耿耿于懷。有一年假期補課,學校新來的一位老師說到“里程碑”,當時已經6年級的他們,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詞。這種捉襟見肘的知識面,更加深了他對書本的渴望。

因為小時候的夢想沒有實現,長大有一定的能力后,樊文俊就特別熱衷于買書、看書,不論什么類型的書他都是惜之珍之。

2006年,在長治工作的樊文俊加入了一個車友會,出去自駕游玩的時候,大家參與了“多背一公斤”的公益活動,為貧困落后地區的孩子準備一些書籍或是文具,與他們面對面交流、做游戲,給他們講課,開闊他們的視野。

做公益一年多,這個過程,讓樊文俊收獲了很多感動,又一次的“多背一公斤”活動后,看到孩子們的開心笑顏,猛然間喚醒了他記憶深處的往事。

兒時的那份遺憾歷歷在目,現在自己的經濟條件好些了,在照顧自己孩子的同時,樊文俊想如果給家鄉的孩子多訂些書籍,讓他們有書可看,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隨后,樊文俊委托自己的堂弟樊武杰,每年花費兩千多元給楊蓬學校訂了十幾種孩子們喜歡看的書。《讀者》《童話文學》《故事會》《我們愛科學》《幼兒畫報》《少年文藝》《小小天才》等,這些書刊每個月都有更新,而且內容豐富、立意新穎、分析問題透徹、故事有深度,可以讓孩子多一些思考。培養求知欲,保持好奇心,是學習源泉。買書,是世界上最合算的事情,花幾塊錢,可以學到無窮的知識。讓楊蓬學校的孩子想看書的時候有書看,可以開拓視野、開闊思維。樊文俊想,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鄉村不少學生均轉移到了城里上學,有人問樊文俊,這樣繼續做值得嗎?

樊文俊說:“哪怕只有一個孩子,在他想看書的時候有書看,我的目的就達到了。”在他看來,留在鄉村的孩子更需要書籍的滋養。

傳統文化的受益者、倡導者

2009年,有一次去太原培訓,當時的一場《道德經》講座讓樊文俊深受啟發?!靶㈨樀男⒆?,加上文化的文字,就是教育的教。無孝不教?!币痪湓掽c醒了他,為父母、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孝順。之前,雖然樊文俊讀書時喜歡摘錄一些名言警句,但那都是零散的。之后,樊文俊開始有意識地系統接觸一些國學經典,買書看書,從網上聽課,逐步慢慢深入了解。

在樊文俊的影響下,他的兒子樊金澤從小喜歡讀書,愛背誦經典《弟子規》《千字文》等,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對兒子的學習,樊文俊基本沒有操過心,甚至都沒有花過補課費。如何用這部分節省的費用,去做更多的公益?如何讓更多的孩子也誦讀經典,從中受益,改變命運?

他開始在楊蓬村有500人的鄉情微信群里,倡導學齡兒童背誦《弟子規》,鼓勵家長將孩子背誦的視頻發到群里。《弟子規》分為5部分背誦,能順利背完第一部分的先獎勵10元,全文背誦完再獎勵100元,群主李振虎先生受他感動,也獎勵60元。在紅包的激勵下,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第一批有13個孩子背誦了全文,23個孩子背誦了部分段落。

孩子們就像一張白紙,那些曾經背誦的古詩詞,即便晦澀難懂,但還是靜靜埋進了他們記憶的土壤。用時張嘴就可以說出來,這就是背誦的力量。用樊文俊的話說,學生多考一分,不如學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積累文化知識,這在未來可不是一分、兩分地加,會十幾分、幾十分地加!

最初,非議也有不少,有人支持樊文俊說了一句話,“現在看著不理解,等過了3年、5年,他們就知道好處了”這讓樊文俊十分感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比如“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讓我們做事,我們不能懶惰。這些道理背熟了,長大了就不會忘,同時也會理解它的意思,能用這些道理規范自己,去做一個有用的人。

之后,樊文俊和楊蓬學校的校長溝通,希望學生可以加強傳統文化學習,在課余時間,通過老師領讀,帶學生們誦讀經典《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等。沒想到效果非常好,孩子也特別喜歡。

樊文俊倡導讓人組織村里的年輕媽媽、準媽媽以及奶奶一起誦讀《弟子規》。常言道,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媽媽的個人素質決定著一個家庭的整體素質,是關系到孩子前途命運的關鍵因素。

樊文俊本家的堂弟媳婦,帶著家里的一兒一女誦讀《弟子規》,鼓勵孩子的同時,她自己也變得很自信,對許多事得心應手。她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心得:“一本書、一杯茶,不覺寂寥,沒有煩惱”“心中有目標,喜歡一個人靜靜思考,摸索自己的‘個人方式’。‘靜’讓我很享受”?,F在,不僅她的孩子成績越來越好,她自己還升了職、漲了薪。

從最初需要小禮品來發動跳廣場舞的大媽來誦讀經典,慢慢地,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主動參與進來。去年的中秋節,更是全村出動,上到80歲老人,下到懷里抱著的嬰兒,200多人齊誦《弟子規》。最后經過評比,選出了15名優秀學員統一頒發了獎狀。

“好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領過獎狀,沒有機會展示自我。其實,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認可和鼓勵?!狈目∩钣懈杏|地說。

樊文俊說他現在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國學經典用現代淺顯易懂的語言傳播出去,讓孩子們讀好中國書,寫好中國字。他還幫楊蓬村策劃了《中國夢:我是好兒童》講故事比賽,鼓勵孩子勇于展示自我;組織開設公益書法班,用優秀傳統文化充實孩子的假日生活。

因為楊蓬學校的這些先進做法,該校被運城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協會定為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做公益還是需要高調一點

“做公益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是你自己相信,參與公益,自己才是最大的、真正的受益者?!边@是馬云2018年在XIN公益大會論壇上的一句話,也是樊文俊內心的真實寫照。

2018年,兒子樊金澤以總分660分的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對樊文俊一家來說,是一件大喜事,他想慶祝一下,做一件有紀念意義的事。

2018年8月,樊文俊專門給村里捐贈了一塊石刻的《弟子規》,讓學生便于記憶并踐行。他覺得《弟子規》不僅要刻在石頭上,更要刻在大家的心里,讓楊蓬村的人誦讀《弟子規》,落實到生活中,知書達理明是非,做到知行合一。

樊文俊做的公益不僅有這些,每逢節日,他還會為學校的老師送上米、面、油等節日禮品,同時,他還是長治雨花齋的義工。雨花齋是一個免費素食餐廳,每天接受大家捐贈的米、油、菜等,對來吃飯的人來者不拒,向公眾傳播感恩理念,傳播傳統文化。

因為這份熱愛,樊文俊的生活每天都很充實,就像人們說的那樣,做公益的過程,不是你在幫助別人、改變別人,而是你自己在變好。大家都在努力變好,世界也會變得更好。

之前樊文俊做公益,特別不希望被人看見、被人提及,只是悄悄委托別人做就好,現在的他不這么想了。馬云說,“公益不分大小,不是看捐了多少錢,而是你喚醒了多少愛心,喚起了多少人一起參與。”如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樊文俊認為,做公益還是要高調一點,正能量應該被傳揚,人內心的善良需要被喚醒。

 看樊文俊的朋友圈,那是滿滿的正能量,不是分享公益心得,就是在做公益活動,充實而快樂。事實證明,因為這樣的做法,他也感召了身邊很多人。長治的很多朋友因為他,開始留心公益,參與公益活動。因為他的努力,引來了很多楊蓬村在外的游子加入到回饋家鄉的隊伍中來。前不久,楊蓬村的很多年輕人積極捐助,為家鄉的美麗鄉村建設修整大路,貢獻力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