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2-12

半輩子艱辛
馬青云老人1916年生于湖北宜昌,算來她今年103周歲。
聽老人的女兒劉光玉介紹,老人兄弟姐妹四人,排行老二,父親很早就過世了,母親一人獨守清貧的家,無力撫養四個孩子,便在青云7歲時,將她和妹妹送了出去。青云被送到了一位姓馬的人家,這家人來自山西介休,在宜昌做生意,規模頗大。19歲時,馬青云嫁給了同在宜昌做生意的介休人劉大鑫。
馬青云婚后,一直生活在宜昌,1945年,女兒劉光玉出生。據劉光玉介紹,母親只生了她一個。不過在她出生前,母親曾在路邊撿了一個4歲的小女孩,后來就一直收養著。
馬青云的青年時代,生活條件優越,那時她的丈夫開了十家商號,做鹽業、典當、綢緞、布匹、煙酒、糕點、糖果生意。后來日本人打到宜昌,為了躲避戰亂,一家人逃到了湖南。
為了生計,劉家開始在湖南做生意,仍舊是從布匹、鹽業等開始。后來規模不斷擴大,待戰事稍歇后,他們又回到了宜昌,開了好幾家店。新中國成立后,劉家把所有的產業都獻給了國家。馬青云在街道辦工作,收繳水電費、房租等,為街道上的人們服務。
1965年,她的丈夫劉大鑫因病去世。當時,他們剛結婚的小女兒劉光玉隨丈夫去了武漢生活,收養的大女兒也已成家另立門戶。49歲的馬青云一個人生活在宜昌。
她與運城的緣分,來自小女兒劉光玉。
1980年,馬青云的女兒劉光玉隨女婿轉業來到運城,老人時不時地會到運城生活。2009年,大女兒離世,她被小女兒接到了運城。
素食七十年
采訪那天,鄰居85歲的楊月賢也在店里。楊月賢與馬青云相識已有7年,以前還常常幫她買些東西什么的。如今,兩位老人常靜靜坐在一起,一坐就是一下午。除此之外,兩人還有個共同的事兒要做——喂店門前樹上的麻雀。
這一切源于馬青云老人。非常有愛心的她,吃素已有70年。據了解,馬青云30多歲時生過一場大病,經救治轉危為安。大夫交代,為了健康需要停吃一切肉食。從那時起,她開始吃素,一直到今天。
長期素食,讓老人心態平和,心中有愛。
老人現在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喂店外的麻雀。起初,她拿饅頭、麻花等吃食來喂,后來,她特意讓女兒購買了玉米糝。每天只要有空,老人就會在店前的地上撒一盒子玉米糝。玉米糝落地后,幾十只麻雀從樹上一哄而下,不一會兒就吃完了。
采訪時,我們發現老人旁邊的那袋玉米糝還剩下二分之一。劉光玉介紹,這一袋有50斤,已經買了三袋,最多兩個月,小麻雀們就可以吃完一袋。
楊月賢老人很熱情地為我們演示了喂麻雀的過程。只見她抓了一把玉米糝,往外面一撒,瞬間,幾十只麻雀就來了。我們在房間里看著這種場景,感覺既壯觀,又暖心。
從來不抱怨
對待動物已然如此,就更不用說對人了。
遇到有困難的人,馬青云老人都會盡力幫一把。每天坐在門店里看著過往行人,不論認識還是不認識,只要求到店里來,老人都會給他們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
上世紀80年代的一天,已70多歲的老人在街上走著,一個賣菜的小伙子不小心把她碰倒了,胯骨粉碎性骨折,要做大手術。小伙子那天賣菜只賣了20多元。看著他一臉愁苦,馬青云和劉光玉母女倆就讓他回去了。
第二天,賣菜的小伙子和他的父親來到醫院看望老人,帶了300元和一筐雞蛋。老人堅持不收錢,連說是自己不小心。
在醫院住了一個月,花了6000元,老人才慢慢康復了。第二年,老人又不幸患了骨結核。她去太原做手術后,療養了一段時間。自此,她的身體就一直很硬朗。
她常說,人生路上,所有的遇見,都是因自己而來的。從不埋怨別人,也許是老人長壽的原因。
之前,為了方便照顧她,女兒劉光玉把宜昌的那棟房子賣了,比市場價低了許多。女兒有些遺憾,但是馬青云說,是你的財就跑不了,這個地方沒有了,還會從別的地方回來的,不是你的財,爭也爭不來。
生活很規律
馬青云老人因為生病,工作沒有堅持到底,也就沒了退休金。老人如今的生活全靠女兒劉光玉和幾個孫輩的照顧。在女兒的精心安排下,老人的生活非常規律。
每天晚上八點,老人準時睡覺,早上八點左右,按時起床。洗漱完畢喂完麻雀后,九點吃早飯,豆漿、燕麥片、芝麻糊、油茶等,女兒換著給她做。下午兩點左右,老人吃午飯。她愛吃大米,女兒就給她蒸米飯,還要配上兩道菜。晚上,她基本不吃飯,不過下午的時候,會吃些麻花等小零食。
為了讓老人吃好,女兒費了不少心思,常常從網上買一些南方的蔬菜,如豌豆、藕等。南方的藕比較面,更適合老人燉著吃。香菇、海帶和藕燉在一起,是老人的最愛。白蘿卜、海帶、香菇一起燉,又是她的另一道美食。
也許因為飲食科學而又節制,雖然70年吃素,但老人身體健康。現在老人耳朵有些背,女兒和她交流就通過書寫進行。老人生活節儉,剩菜剩飯常常舍不得倒掉。
老人眼力還非常好,除了偶爾看書看報外,便是靜坐在玻璃窗前,喂喂麻雀,看外面來往的行人。
她的腳上穿著外孫媳買的老年鞋,洋氣又保健。
這是一位幸福的老人,她用自己的安詳、慈愛與寬容,裝點了老街的風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