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19-12-05
記者 付 炎
眾所周知,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民營經濟改革“五大工程”,大力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水平,對我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保障改善民生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近日,在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組織的最新一期訪談節目中,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綜合研究科科長田曉青和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張高科就我市民營經濟改革“五項工程”作了具體解讀。
記者:請談一談我市民營經濟改革“五項工程”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提出的?有什么重大意義?
田曉青:民營經濟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民營經濟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提出了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6個方面政策舉措,提振了民營經濟發展的信心。2018年11月26日,我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大會召開,省委、省政府出臺了30條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為民營企業發展釋放了政策紅利,為我市今后一個時期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找準了著力點和切入點。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的總體要求,以“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為總抓手,始終把發展壯大民營經濟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來抓,強力實施“三個發展計劃”,進一步倡樹尊重、支持、鼓勵和保護民營企業發展的鮮明導向,出臺了支持企業家發展、支持“雙創”等一系列政策意見,實施了萬名干部入企服務、打造“六最”營商環境等重大舉措,著力破解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結構性、體制性等矛盾和問題,民營經濟實現了由“?!鞭D“興”、再到轉型發展的重大轉折。2018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033億元,比上年增加132.3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8.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9.9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一。堅定不移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市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重要引擎。
民營經濟是促進運城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主體、增強市場活力的重要力量,是全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改革“五項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舉措,是按照省委相關工作思路和要求,實施市委提出的“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和“三個發展計劃”的總抓手,是推動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持經濟強勁發展態勢的具體行動。實施民營經濟改革“五項工程”,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水平,對于我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記者:請具體介紹一下民營經濟改革“五項工程”內容是什么?
田曉青:為充分釋放民營經濟活力,促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推進民營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我市制定并實施民營經濟改制、管理提升、資產證券化、企業信用等級評定認證、品牌戰略等“五項工程”,全力支持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民營經濟改制工程,是“五項工程”的首要工程,圍繞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高效運轉”現代企業制度,圍繞“三大發展計劃”和“三大基地建設”,圍繞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重點,通過改制促進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用3年時間,力爭完成200戶左右民營企業改制,股改及掛牌上市后備企業達到100戶,“新三板”掛牌企業新增10戶,銷售收入超100億元企業新增3戶,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新增25戶。
民營企業管理提升工程,是通過政府引導、自主優化、引進吸收、創新發展,積極引導全市民營企業對照國家、行業標準,在戰略管理、市場管理、產品開發管理、生產管理、運營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八個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培養優秀民營企業家隊伍,實現民營企業管理水平升級上檔。用3年到5年時間,使全市80%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50%以上民營企業達到比較先進管理水平。
民營經濟資產證券化工程,是通過資產證券化,多層次推進民營企業進軍資本市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提高企業產融結合的能力和水平。力爭到2020年年底,全市“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20家,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到200家,直接融資實現30億元,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00億元以上。
民營企業信用等級評定認證工程,是通過建立企業信用信息共享通報制度,通過實行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推薦制度,建設和完善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保障機制、企業信用監管機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機制,營造企業誠信外部環境。到2019年年底完成100家民營企業信用等級評定。
民營經濟品牌戰略工程,就是大力培育老字號企業,打造“全域旅游”、教育優質品牌和特色醫療品牌等。到2020年,全市力爭創建國家工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3家,新獲得中華老字號、三晉老字號企業數量位居全省前列,中國馳名商標、山西省著名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和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記者:近年來,我市就支持民營經濟改革“五項工程”方面出臺了哪些政策?
田曉青:為了大力營造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環境,把民營經濟作為大運城建設的重大戰略來推進,營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環境,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促進我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制定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7個方面25項具體政策:
一是在創優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方面,制定了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加大市場開放力度、推進國企與民企合作發展、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支持作用等4項具體措施。力求通過一系列舉措,徹底打破“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開放市場,拓寬合作領域。二是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面,制定了優化營商環境和優化環評服務兩項具體措施。我市大力度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保姆式”服務。三是在強化資源要素統籌配置方面,制定了有效減輕稅費負擔、加強項目土地供給、降低民營企業運行成本等3項具體措施。通過這些舉措,努力為民營企業發展減輕包袱。四是在推動民營企業轉型發展方面,制定了大力實施“三個發展計劃”、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創新、促進民營企業家隊伍健康成長等3項具體措施。制定這些舉措,力求充分調動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進一步推動民營企業轉型創新、做大做強。五是在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方面,制定了切實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推動企業進軍資本市場、推進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全力提升融資擔保水平、防范化解民營企業債務風險、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等6項具體措施。通過這些舉措,力求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六是在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方面,制定了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保護企業家財產和人身安全、妥善處理民營企業涉紀涉法維權案件、創造良好社會環境等4項具體措施。通過上述舉措,全力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七是在推動政策落地見效方面,制定了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溝通機制、強化督查考核等3項具體措施。
通過這7個方面25項具體政策的執行,力求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傊覀儗詻Q貫徹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實施好《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進一步減輕企業壓力,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改革紅利,努力為民營企業營造一流的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讓民營經濟加速健康發展,為“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貢獻民營力量!
記者:請簡單介紹一下,什么是股份制改造?
張高科:股份改制,即股份制改造,是指普通企業按照《公司法》和《證券法》等法律規定,改造為股份制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在于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并為企業成功上市融資提供體制基礎及實體資質。股份制改造后,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既相分離又相統一,籌資面更廣,股東按既定股份來獲取收益和承擔相應風險。
記者:請介紹一下目前我市股份制改造情況。
張高科:目前,我市中小微企業共18000余戶,其中:股份制公司僅有77戶,在新三板掛牌14戶,中小板上市1戶。針對廣大中小企業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規范,制約了企業融資和發展的問題,我市出臺了《運城市民營經濟改制工程實施方案》,并制定了三年工作計劃,分別是2018年推動20戶民營企業改制,2019年推動50戶民營企業改制,2020年推動100戶民營企業改制。實施民營經濟改制工程,既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機制,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是拓展融資渠道,開展直接融資的需要。既是中小微企業做強做大的必由之路,也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群星燦爛”育苗計劃,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決策部署的重要環節和具體措施。
今年,我們在全市50家企業開展股改試點。截至目前,我市79家企業和中介機構簽訂了股改協議,試點工作正穩步推進。5月28日省股權交易中心在河津市舉行集中掛牌儀式,我市8家企業在山西省股權交易中心“晉興板”成功掛牌。
記者:請介紹一下,企業開展股份制改造有哪些獎勵措施,企業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張高科:獎勵措施主要有:對當年完成規范化股份制改造并登記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在通過審核后給予5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國有及國有控股中小微企業,在通過審核后給予3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
企業需要符合的條件:一是工商注冊登記與生產經營地均在山西省境內的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劃型標準見《中小微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二是依法設立,存續滿3個完整的會計年度;三是主營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四是合法規范經營;五是已入庫并嚴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完成規范化股份制改造并已登記為股份有限公司。
改革改出一片天。目前,我市不斷加快民營經濟改革步伐,大力推進民營經濟改革“五項工程”,督促民營企業練好內功,逐步提高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激發企業自身發展活力和動力,有效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抵御風險能力,促進民營企業在新時代不斷做大做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