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2-02

運城晚報訊 近日,運城市科普作家協會在鹽湖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成立土能心靈修復工作站。
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到2025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成為超老型國家。到2040年,我國老齡化進程將達到頂峰。在未來的8~10年,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將成為老年人中的主力軍。因此,老齡社會建設、精神關懷、人文關懷變得更為凸顯,老年人的心理疏導成為重點。
鑒于當前運城市心理咨詢師分類較多,主要以親子關系、婚姻問題等為主,老年人的心理輔導幾乎還是空白,且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十分重要,直接關系著子女能否安心工作、家庭是否和諧。一對老人關系著數個家庭,因此,運城市科普作家協會針對這一社會現象,在鹽湖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成立了土能心靈修復工作站。該工作站主要面向福利中心居住的老人和工作人員。
工作站成立當天,現場宣布了工作站的組織結構,由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運城市科普作家協會會長閆愛武擔任工作站組長,李淑琴、范婭麗、王軍艷擔任副組長。同時,全體成員宣讀了《工作人員制度》和《心理咨詢保密制度》。
鹽湖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副主任吳石鎖擔任心理工作小組的顧問,他特別強調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鹽湖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主任寧雪艷對“土能心靈修復工作站”的前期成立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并要求單位的管理層也要一起學習。她還指出,工作站的成立,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活動的具體舉措,是踏實工作、創新服務的具體表現。
82歲高齡的工作站副組長李淑琴表示:“對我們老年人來說,心理學是一門新學問、新領域,我要帶頭好好學習,讓我自己和更多的老年人受益。” (范婭麗)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