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1-15

于1932年壯烈犧牲的革命先驅李甲秾,能文能武,有《題書房聯》傳世:“吃苦是良圖,作苦事,用苦心,費苦勁,苦境終成樂境;偷閑非善策,說閑話,好閑游,做閑事,閑人就是廢人。”(王曉明、周平《現代名人名聯選注》)上聯用五個“苦”字、兩個“境”字,下聯用五個“閑”字、兩個“人”字,此謂之“重言疊字”,是對聯的一種結構法。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的高級領導人中,任過市委書記、省委書記的李爾重,在小說、散文、詩詞創作上多有斬獲。
上世紀六十年代,李爾重的散文《東湖的早晨》,就被選入中學的語文課本。
他用重言疊字法所寫的《贈清潔工人》一聯,頗受人稱贊。“清潔人,清潔心,清清潔潔清世界;光明地,光明路,光光明明光新天。”上聯的“清潔”“清清潔潔”,下聯的“光明”“光光明明”,在重復與重疊中,抒發了對清潔工人禮贊的敬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言疊字入聯,其好處在于層層遞進、彰顯題旨、回環呼應,強化讀者的認知指向,同時具有音樂的韻律。
清末、民國年間,吳恭亨所著《對聯話》一書中,收錄劉葆良為上海徐園所題之聯:“花花葉葉,翠翠紅紅,惟爾神著意扶持,不叫風風雨雨,清清冷冷;鰈鰈鶼鶼,生生世世,愿有情皆成眷屬,長此朝朝暮暮,喜喜歡歡。”上、下聯各八個疊詞寫景、抒情,是聯中的奇格。
這種對聯的結構法,其實是從詩詞中借鑒而來。《詩經》中許多篇目,喜用此法,如《關雎》《式微》《北風》《柏舟》等。
唐詩中張若虛的七言古風《春江花月夜》,“月”字出現十五次,“江”字出現十二次,“春”字四次,“花”字三次。詩評家李元洛說此詩:“有如一闕宛轉低回的小夜曲,感悟人生,歌唱愛情,詠嘆哲理,回眸歷史,叩問宇宙。”
唐人孟郊《偶作》:“利劍不可近,美人不可親。利劍近傷手,美人近傷身。道險不在廣,十步能摧輪。情愛不在多,一夕能傷神。”也是用的重言疊字結構法。
毛澤東、朱德為犧牲的黃公略所作挽聯:“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而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落;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叫后世繼君來。”重復用“暴動不死”“戰爭有功”二語,讓人對黃公略的豐功偉績歷歷在目,又為他的犧牲寄托無盡的哀思,并激發前仆后繼的壯志豪情。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