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鉤沉>

清代的捐班

來源:發(fā)布者:時間:2019-10-18

清代列帝推行捐班,其出發(fā)點和歸宿都是旨在緩解天災人禍導致的突發(fā)性財政窘況,并非為了尋覓和招攬人才。捐輸者無不把捐資作為交換權力的條件,而且,捐班官員是否授予實缺,唯看其對朝廷“捐納財物”多寡而定,“捐納財物”愈多者,“將本求利”愈烈,豈能為政清廉?恰如龔自珍所斷言:借口財政困難而“開捐例,譬如割臀以肥腦,自啖自肉”。(《西域置行省議》)

清代的捐班,大體分為兩種:大捐,即借口賑災、河工、軍需等開例的實官捐;常捐,即捐貢監(jiān)、虛銜、加級、記錄和封典等。這些捐班都是明碼標價的,前者價昂,后者價廉。悟遲老人所著《漏雨喁魚集》記載了當年“勒捐”的咄咄怪事:省府州縣長官不斷出告示,威脅、利誘,同時放縱“軍需局董,沿鄉(xiāng)勸捐”,“沿門勒寫,進門時如化緣和尚,不遵捐數如弄蛇惡丐”。

吊詭的是,清代個別為政清廉者也會默認甚或支持捐班。據《清史列傳·陸隴其本傳》記載:被康熙譽為“清官第一”的江南總督于成龍任河督時,發(fā)現河工積弊甚多,治河經費拮據,于是他在“暫行事例”找出路,并制定了一套捐官獎勵辦法。屬下陸隴其也是個清官,他力反之:捐班已使“正途為之壅滯”,“多一先用之人,即多一害民之人”。于成龍大怒,以“遲誤軍需”立即“議他死罪”,后康熙以“居官未久,不察事情”而寬恕之。封建時代,有些錯誤的政策一旦制定,清廉者也只能實施——自上而下皆然,別無他途。(《今晚報》)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