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fā)布者:時間:2019-10-09

?孫興華故居,圖中老嫗為其四兒媳。(資料圖)
孫興華,小名學娃,聞喜縣神柏鄉(xiāng)下丁村小柏肴人,清光緒十八年(1892)農(nóng)歷三月十二生于ー個三代雇農(nóng)的家庭。他未過滿月,父親便被其后母逐出家門,再無音訊。8歲時隨改嫁的母親到晉莊村,14歲時重返孫家,承繼香火,以扛長工為生,19歲時流落到甘肅做小本生意,8年后兩手空空而回。這時他家窮得連水缸也無一口,只得借債買來7畝地,后因還不起債,被抓去坐了半年牢。
1936年5月,孫興華通過連襟白子明結(jié)識了共產(chǎn)黨員嘉康杰。貧苦生活使他很快接受了革命思想,成為嘉康杰的得力助手,并于當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當時嘉康杰正遭受追捕,孫興華與妻子杜子平冒著生命危險將嘉康杰隱藏在家中,成功地幫助嘉康杰躲過了通緝。從此,他家成為黨在聞喜的主要聯(lián)絡地點。1939年“十二月事變”后,夏縣中心縣委書記柴澤民率領新組建的八路軍康杰支隊,從中條山轉(zhuǎn)移到稷王山下活動。此時山西新軍二一二旅等共產(chǎn)黨領導的武裝已轉(zhuǎn)移到晉東南,閻錫山派三十四軍來聞喜縣清剿,康杰支隊既要與日軍斗爭,又要與閻錫山部隊周旋,環(huán)境十分惡劣。孫興華奮不顧身為康杰支隊籌辦糧草,搜尋槍支彈藥,被康杰支隊的指戰(zhàn)員譽為“供給部長”。1940年7月,康杰支隊向晉東南撤退,將一些剩余的槍支彈藥交給孫興華保管。閻系安邑縣公安局派人到他家搜索,孫興華堅定而機智地戰(zhàn)勝了敵人,保護了全部武器。1941年秋天,柴澤民、金長庚等人從太行山回到條西地區(qū)建立條西地委,孫興華家又成了新地委的機關。柴澤民、金長庚經(jīng)常住在他家。這時,由孫興華冒死保護的槍支彈藥,便成了地委組織抗日武裝的“本錢”。在他的帶動下,小柏肴村成為一個隱蔽而安全的革命小根據(jù)地。1942年冬天,稷麓四區(qū)區(qū)政府成立,孫興華又將他保存的十余支步槍交給區(qū)干隊。
1943年農(nóng)歷三月十六,孫興華得到日軍要掃蕩的情報,他立即將住在家中的柴澤民轉(zhuǎn)移到附近的壑肴。由于漢奸告密,日本鬼子很快包圍了孫興華的家。日本鬼子破門而入,明晃晃的刺刀對準了孫興華,他被拽下炕,連鞋也沒來得及穿,就被拉到了院里,又被推搡著進了另一處院子。杜子平邁開一雙小腳向村外跑去,去搬救兵。院里,日本鬼子不斷折磨著孫興華,讓他供出柴澤民的下落,孫興華堅決地說:“不知道。”于是,一根大磨桿向?qū)O興華打來,并斷成兩截,他沒吭一聲,昏死過去。鬼子用涼水澆醒他,又讓狗翻譯問話:“說!柴澤民在哪里?”孫興華計上心來,向狗翻譯打了個手勢,狗翻譯將耳朵剛湊到孫興華的嘴邊,他一口咬住了狗翻譯的耳朵。于是,鬼子的槍托、馬鞭紛紛向?qū)O興華揮打而來,他又一次昏死過去。鬼子再次將他澆醒,他一口吐出半支耳朵,大罵日本強盜……鬼子小隊長氣得亂叫,鬼子兵將他五花大綁,并押到去陳家莊半路的土嶺下。遍體鱗傷的孫興華面對日本強盜,仰天大笑,喊著“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鬼子屠刀一閃,孫興華倒在血泊之中。孫興華以他的血肉之軀保護了柴澤民的安全。宋振山得到情報,帶領游擊隊殺向陳家莊,鬼子慌忙撤退。天亮后,柴澤民、宋振山等人在土嶺下找到孫興華的遺體,眾人失聲痛哭,脫帽致哀。第二天,將孫興華安葬。
孫興華的感人事跡,先后被收入《聞喜縣志》《河東英烈》等專著中。
1984年,聞喜縣委縣政府在下丁村大泊池旁立起一塊“孫興華烈士紀念碑”。
2003年5月,聞喜縣政府將下丁中學命名為“興華中學”。
(《山西日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quán)運城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wǎng)-運城日報 ”。
凡本網(wǎng)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