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09-10

生子當如曹建興
初夏時節,綠樹成蔭,微風習習。我們沿著汩汩流淌的黃干渠,來到位于永濟中北部的栲栳鎮西下村,拜訪這位遠近聞名的鄉賢人物。
1999年11月,曹建興開始擔任村書記職務。正當他全身心帶領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奮力奔小康時,年近八旬的母親,因下雨路滑不慎摔倒。老母親身上多處骨折,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那時曹建興肩負重任,村里事務又十分繁忙,但他依然悉心照顧母親,端飯喂藥、洗頭洗腳、侍候大小便,晚上陪床照料。每次遇到外出開會,妻子要下農地干活,他就將母親的便盆放到旁邊,把熱水灌到保溫杯里,把暫時可以充饑的餅干、點心,放到她能夠得著的地方。
人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曹建興一堅持就是16年。從1999年癱瘓在床直到2016年11月14日,94歲的母親壽終正寢,他十幾年如一日地照料老母親,用心侍奉、親力親為,連喘息的功夫都沒有,正常人難以想象,但他卻堅強地挺了過來。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曹建興用自己的行動為村民們樹立了榜樣。村民們由衷地感嘆:“生子當如曹建興!”
結發妻子不離棄
屋漏偏逢連夜雨。老天似乎在故意考驗一個人的意志。
2007年1月,正是農歷春節前,母親尚且癱瘓在床,久患類風濕重病的妻子又突發腦溢血病倒,要住院進行手術。妻子本來還是他在家里家外的好幫手,但這一病卻也需要他來照顧。面對山倒天塌,曹建興又心疼又焦慮,因臨近春節,他既要慰問貧困戶、五保戶、老黨員和老干部,安排好全體村民的節日安全工作,夜晚還要回到醫院陪護妻子,里里外外全面告急。他每天奔波于家、醫院和村委會,實在是一段難捱的日子。但不知疲倦的建興在忙碌完工作后,依然對妻子細心呵護、精心照顧,擦洗、換衣、喂藥,無微不至。
那年的除夕夜,曹建興在帶領村干部巡邏完村里的安全、安頓好久癱的母親后,在萬家燈火、鞭炮聲漸漸稀落的時刻,騎上摩托,冒著嚴寒,趕到醫院照料妻子。
在此后相當長的時段內,面對癱瘓在床的母親和妻子,曹建興每晚一個小時起來一次,過著“白天是白天,晚上還是白天”的日子,日復一日,從無怨言。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給老母親請安倒尿,接著為妻子穿衣、洗漱、鍛煉手腳,天亮后再做村里的工作,到了晚上還要洗一家人的衣服。
妻子需要隨時照顧,為此曹建興讓兒子買了一輛二手車。他每次外出時都要將妻子拉上,自己辦事,妻子留在車內。后來,妻子又并發糖尿病,大小便次數增多,更是須臾不可離開。曹建興在會計中心開會時,半小時就得出來一次,幫妻子處理大小便。有幾次會議時間稍長,妻子便溺車上,景象十分狼狽。
最令人難忘的是2014年8月12日,正值三伏,曹建興拉著妻子去鎮上開會。開始車停的地方還在樹蔭下,誰料到由于那天會議重要,時間延長,一會兒工夫,車就被暴曬在烈日下。當他出來跑到車前時,發現妻子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久喊不應,屬嚴重中暑,生命岌岌可危。后來,幸虧搶救及時,才躲過了一劫。
就這樣曹建興十年如一日呵護著妻子,直到2017年5月23日妻子舊病復發安然去世,時年60歲。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平淡的生活褪去愛情的光鮮,在病魔面前曹建興對妻子不離不棄的感人事跡,令人潸然淚下,難怪村民常說:“嫁女要嫁曹建興!”
民心所向擔大任
曹建興1955年生,雖只是初中文化,但穩重質樸、經歷豐富、頭腦靈活、敢想敢干、為人敦厚、豁達大度。他給人的直觀感覺是話語不多,但表達清晰準確,很有思想。
他22歲開始擔任生產隊長,因深孚眾望而嶄露頭角。1994年,他在換屆選舉中,又全票當選為村主任。曹建興為首的一班人帶領村民調產致富,在遷建學校、興建村委會辦公大樓、修筑9公里長的環村砂石路等重大工程中,留下了極好的口碑。多年來,他不僅兢兢業業為村民辦好事、辦實事,而且在道德方面樹起了一座高高的豐碑。
在2002年下半年換屆選舉時,鑒于家庭實際困難,曹建興誠懇地辭去書記一職,但還是被村民選為副書記兼村會計。他本想要減輕負擔,可那時國家惠農政策日漸增多,包括移民補助、養老保險、糧補煤補等,會計事務異常繁忙,開會填表接連不斷。看著每天需要被照顧吃喝拉撒的母親和妻子,還有每周要風雨無阻接送上學的孫子,曹建興多次想辭去村里的差事。
那段日子,一邊是家事親情,一邊是群眾對自己的信任,怎么辦?
那時他想,打鐵先要砧子硬,如果能將自己的家事處理好,不是也能為村民起到表率作用嗎?他決心克服一切困難,最大限度地做到兩頭兼顧,既要照料好母親和妻子,又要把村里工作做好。
曹建興還義務幫6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到永濟照相,不收任何費用。十余年間,他每年都幫村民核對糧食直補和煤炭補助,發現遺漏的立即去信用社查找,直到把錢補上,讓每位村民都能足額享受到國家的惠農政策。
曹建興就是這樣干工作有魄力,盡職盡責,而且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引導當地尊老愛親的良好風尚。不論大家還是小家,于公于私,曹建興堪稱標桿和楷模,可謂新時代的英雄人物。
舜帝德孝澤后世
采訪中,我們一直在思考著曹建興善行的原因。首先想到的是舜帝德孝的影響。
永濟是舜帝故里。舜為人子,至孝大孝,孝感動天;作為國君,又是愛民如子,體恤民情,實乃民師帝范,家國情懷。舜帝的故事在蒲坂大地流傳千年,浸潤人心。受舜帝德孝文化的熏沐,永濟各村普遍民風淳樸,家家和諧,好媳婦、孝子女層出不窮。西下曹家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曹家有良好的家風。據村民反映,曹父是一個知書達理、與人為善、善待鄰里的好村民,常教誨兒子不忘黨恩、正直做人、耕讀傳家,在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曹家兄弟三人,曹建興排行第二。大哥一家,在上世紀80年代,5個子女全部考入名牌大學,是那時永濟罕見的“五子登科”。弟弟曹永興長期在原常青鄉境內幾所學校任教,年年被評為優秀教師。大哥英年早逝,就是他和弟弟永興共同照料年邁的母親。
那天離開西下村時,細雨飄飛,絲絲入懷。
我們深愿舜帝德孝“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浸染家鄉每一個村落。
愿曹建興的善行化作群眾見賢思齊的生動實踐,孝老愛親從我做起。
愿蒲坂大地上的曹建興們如雨后春筍,讓德義永濟開遍文明之花,芬芳天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