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電商時代的萬榮“網”事

開發農產品特色“網貨”,培育農村“網軍”,帶動農民“網銷”致富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裴旭薇時間:2019-07-19

今年1月,萬榮南北貨互通“初心團隊”成功集單1萬公斤紅香酥梨,直發廣東惠州

2016年6月,萬榮縣被確定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隨后,該縣縣委、縣政府將電子商務作為縣域經濟轉型的新動力、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新載體、農民收入增加的新途徑和創業創新孵化的新平臺,進一步推進“賦能于民,賦財于民”的社會化電商發展模式,網軍培育、網點覆蓋、網貨開發、網企對接、網紅引領、網地同創的“六網工程”亮點紛呈。2018年,該縣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完成3.444億元,同比增長17.7%;網絡銷售額完成2.344億元,同比增長22.6%。

如今,在萬榮縣,電商思維深入人心,一大批電商創業先鋒通過網絡實現創業夢,農民借助多種網絡平臺推廣銷售自家農產品,實現增收致富,有的甚至成為直播平臺粉絲過萬的“網紅”。

開發特色“網貨”

眼下正是萬榮縣三白瓜上市的時節,該縣80后小伙陳巨濤正忙著查看自家網店的訂單,將一個個三白瓜打包后通過物流運送到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現在三白瓜剛剛上市,前期我們已經給湖南、深圳、太原等地發過100多個瓜,效果都不錯。”陳巨濤告訴記者,三白瓜是萬榮縣獨有的特色小眾水果,過去只在周邊就近銷售。今年,得益于全縣電商的迅猛發展,南張鄉的三白瓜賣到了全國各地,最遠賣到海南省。同時,網上的價格也比線下要高一倍多。

為了適應電子商務長途運輸的特殊性,種植三白瓜的瓜農們經過多次的實踐和探索,在包裝內增加了氣柱袋和泡沫板隔層,起到很好的防震作用。該縣南張鄉黨委書記李紅權告訴記者,借全縣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東風,目前,南張鄉從事電商、微商的機構有230家,從業人員超過1000人。全鄉三白瓜互聯網上的銷售占總產量的30%。下一步,該鄉還將通過互聯網讓三白瓜走向全國。

黃芩是萬榮縣西村鄉的特色藥材,線下一公斤賣30元左右。近年來,村民們將黃芩包裝成網貨后,線上可以賣到90元一公斤,原本棄之不用的黃芩葉制作成茶葉,一公斤也賣到30元,而且還能吸收貧困戶中的閑散勞動力,干一些采摘、挑揀、切片、蒸煮、烘干的活兒,增加勞務收入。

包括三白瓜、黃芩在內的特色產品只是萬榮縣近年來大力開發本土優質網貨的縮影。據萬榮縣商務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萬榮縣積極與400余名境內外微商、網商對接,舉辦了全縣網貨開發大賽,充分激發群眾的創造力,開發出優質好水果、特色小雜糧、精深農產品、民間手工藝四大系列200多種網貨和包裝,帶動農特產品上線銷售,催生出一批新業態,實現了以產業升級助力脫貧攻堅。

2018年7月,該縣電商扶貧超市建成運營,按照時令果蔬、手工藝品、雜糧特產、休閑食品等劃分展區,把該縣12個門類220種網貨向客戶近距離展示,供電商企業和電商從業者,特別是從事微商的貧困戶參觀、借鑒和訂貨。2018年11月底,萬榮優品網上扶貧商城建成運營。該商城囊括了萬榮縣所有的特色網貨,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可以在這里下單購買,同時也能幫助貧困戶代銷特產,提高收入。

壯大“網軍”隊伍

2017年8月,萬榮縣率先成立了本土電商講師團,由電子商務協會對本土講師進行培訓、考核、發證。本土講師團成員均是來自全縣各鄉鎮的電商達人,他們用自己學習所得和實踐經驗向各村電商從業者和貧困戶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微店營銷、微信操作、自媒體(抖音)知識等,“手把手”幫助貧困戶通過互聯網和直播平臺,實現自有農產品網上銷售,目的是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和群眾學電商、用電商,做網銷,壯大全縣“網軍”隊伍,帶動村民網銷致富。

南張鄉王家村的孫云霞多年來一直在外地打零工,收入也不穩定。2016年,孫云霞回到家鄉,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擔任了王家村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的“店小二”,自此開始接觸農村電商。如今的她兼有多重身份:萬榮電商本土講師團成員、王家村村級電商服務站點負責人、萬榮縣南北貨互通“初心”團隊負責人之一。

自從做起了南北貨互通,孫云霞的“朋友圈”更加熱鬧了,她和全縣80多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負責人、微商達人及熱愛電商的小伙伴一起,對接全國89個縣域銷售團隊,組成縣域聯盟,通過集單或團購的方式,提前預售、產地直發、新鮮直達,打通南北貨零售新渠道。僅2018年春節前的一個月時間,該縣“初心”團隊的集中采購額就超過800萬元。今年7月8日,她的團隊以每斤3.6元的零售價成功集單了1.6萬斤青蘋果,整車直發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最近我們已經把萬榮三白瓜的樣品寄到南方部分縣城,就等訂單下來了。”孫云霞告訴記者,“初心”團隊運用線上線下結合的營銷模式,讓天下沒有難賣的農產品。

2015年,該縣榮河鎮80后小伙李國杰返鄉繼承家業,立志將父親幾十年手工作坊式的米醋釀造事業做大做強。為了進一步擴寬銷路,李國杰今年開始嘗試網絡直播,直播間就設在醋廠的生產車間,除了直播整個釀醋的過程,他還教大家如何辨別醋的真假好壞、普及醋的養生知識等。李國杰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他通過線上銷售渠道已經成功賣出1萬公斤的小米醋,銷售額達16萬元,最遠賣到新疆。

為了讓更多的村民加入到電商行業,去年以來,萬榮縣不斷創新電商扶貧培訓方式,通過在線直播、千人沙龍、萬人分享、專題培訓、實操訓練等培訓方式,共組織了百余場培訓,培訓人數3000余人。今年,該縣電商扶貧鞏固提升培訓班還開設了微營銷、微店優化、抖音短視頻營銷、微商城分銷等課程,講師團將深入全縣各鄉鎮,對65個貧困村群眾進行50場以上、覆蓋2000多人次的鞏固提升培訓,力爭全縣電商從業人員增加450人,使電商扶貧真正成為全縣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新亮點。

做強“網絡”品牌

近年來,萬榮縣委、縣政府通過多種渠道宣傳推介萬榮電商,擴大萬榮品牌的知名度,為萬榮農村電商和萬榮名優特產“打前站”,不斷為精準扶貧提質增效注入電商新動力。

去年10月30日,萬榮縣舉辦了一場“萬榮蘋果全國網紅直播銷售爭霸賽”,來自該縣及上海橙薈科技有限公司、京東運城館、安徽滁州靜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順豐山西公司、陜西火焰燃燒工作室等全國5個省市的10個網紅直播團隊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最終,該縣龍騰果蔬冷藏有限公司以1176個訂單、31752元的成績摘得桂冠,收獲獎金1萬元。據統計,活動當天的在線直播粉絲突破50萬人,累計下單6000多個,銷售額達18萬元。

當天的萬榮果園里,碧空如洗,陽光明媚。自拍桿、手機支架來回移動,靚麗的主播不斷變換角度和位置,全面介紹萬榮蘋果的生長環境、管理技術、獨特味道和品牌價值,讓全國范圍的網友更加了解并認可萬榮蘋果。線上訂單不斷生成,線下采摘、分揀、包貨、打包、打單、快遞各個環節秩序井然、有條不紊。這些優秀的直播團隊和萬榮電商從業者也因此建立了溝通聯系,為進一步深度合作打好了基礎。

去年8月,萬榮縣靈池村“蘋果妹”田娟榮登央視《幸福賬單》舞臺,在演播廳現場為家鄉蘋果代言,贏得了觀眾的喝彩;去年12月,萬榮電商協會會長賈秋麗走進央視《致富經》,講述自己通過電商銷售蘋果的經歷和收獲,為萬榮蘋果宣傳助力。

今年2月,萬榮縣舉辦了“萬榮名片”抖音大賽,活動啟動幾天時間,已有數百人參與拍攝上傳視頻,播放觀看達124.4萬人次。其中一條萬榮特色拌菜的視頻,吸引了上萬人播放觀看,超百人參與評論熱議。抖音視頻中又紅又大的萬榮蘋果、飽滿香甜的萬榮柿餅、栩栩如生的萬榮特色面塑、萬榮人發明的蘋果專用套袋機等,無不彰顯著萬榮人的淳樸和智慧,也將萬榮風采更好地展示給全國人民。

今年3月20日,萬榮縣“2019年袁家杏花攝影節”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位抖音網紅齊聚該縣,用鏡頭聚焦萬榮,用視頻推介萬榮,讓萬榮名片“紅”遍網絡。

幾年的電商發展也讓萬榮縣收獲滿滿。2017年,該縣被評為“互聯網+農業”全國十大標桿縣域,全省獨此一家;該縣王顯村先后被阿里研究院評為2017年和2018年“中國淘寶村”;2018年7月26日,萬榮縣電商扶貧案例被編入全國電商精準扶貧示范培訓班教材,這是該縣電商模式第四次被編入全國性的電商示范教材;2018年9月29日,全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推進會在岢嵐縣召開,萬榮縣作了典型發言……

如今,萬榮縣正乘著電商東風,將產品賣到全國各地,也把全國的貨物帶到萬榮,電子商務和精準扶貧有效對接、有機融合,“火了”電商,富了農民,更幫助貧困戶找到了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