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1-19
租一塊地,當都市農夫,享新鮮蔬菜。在鹽湖區東郭鎮下月村,有一個占地50余畝的農場,自今年5月營業以來,憑借獨特的“農場+”模式,將共享菜園、研學體驗、休閑娛樂等元素巧妙融合,吸引了眾多市民打卡。

而農場的打造者,是從裝修行業跨界的兩個“門外漢”。他們在探索中開辟了別樣的創業路。近日,記者驅車前往“鵝的農場”,聽農場負責人暢肖靜和劉國強講述他們的創業故事。
尋一份健康菜
走進農場,綠意盎然的共享菜園格外引人注目。每塊菜地旁都懸掛著“我和菜園一起成長”的認養牌,記錄著認養人與這片土地的情感聯結。
“這塊60平方米的菜地,是一對叔叔阿姨上半年認養的,管理得特別好。他們夏天種了西紅柿、黃瓜,每次來都滿載而歸。”暢肖靜說,“農場的菜地按年租賃,客戶可選擇自種自管或托管。我們更提倡大家自己動手,在播種與收獲中感受種植樂趣?!?/p>
談及創辦農場的初衷,暢肖靜坦言,是為了家人的健康?!拔覀冎笆亲鲅b修的,孩子在外面吃飯腸胃總不舒服。我就想種健康蔬菜,最起碼讓家人吃得放心?!?/p>
有想法后,夫妻倆并沒有盲目行動,而是前往成都、杭州等地考察成熟的農場運營模式,再結合運城實際落地。
試營業期間,農場通過朋友圈、抖音等平臺推廣,很快吸引了第一批客戶。他們不僅提前認養菜地,還為農場發展提供了不少寶貴建議。“很多客戶經驗比我豐富,我經常向他們請教?!睍承れo笑著說,“我能做的,就是提供好土地和情緒價值,讓大家在田間收獲快樂。”
為了讓客戶隨時了解菜地情況,農場還安裝了監控,定期將蔬菜生長動態同步給認養人。今年夏天,農場三分之二的菜地成功租出,剩余菜地則用作采摘和研學項目的場地。

解鎖多元體驗
“剛開始,我們承包了30畝土地計劃做共享菜園。但單一種植見效慢,很難持續發展?!睍承れo說,于是,他們將面積擴大至50余畝,探索出以共享菜園為基礎、以研學體驗為特色的“農場+”模式。
如今的農場,早已不是單一的菜園。在這里,孩子們最喜歡的項目是抓大鵝,在草坪與大白、二白這兩只“明星大鵝”親密互動;農場養殖的小豬從高臺躍入水池,再越過障礙物,總能引起陣陣歡呼;戶外的渾水摸魚項目更是夏日熱門……除此之外,孩子們還能與兔子、山羊、土雞等小動物近距離互動,感受自然之趣。
農場還設有農耕文化研學基地。基地外,各類老式農耕用具整齊排列,成為農耕歷史科普“活教材”?;貎?,學、識、趣兼備,孩子們不僅能認識蔬菜的生長過程,還能在小小廚房體驗下廚樂趣。
“在工作人員和家長的陪同下,孩子們可以用農場現摘的蔬菜,在小鍋小灶上做簡單的煎蛋、炒菜?!睍承れo說,基地兩側是菜園、背后是果樹地,孩子抬頭見綠,在自然中學習玩耍更有趣。這種從土地到餐桌的完整體驗,正是“農場+”模式的精髓所在。

“播種”更多可能
“只聞花香,不談悲喜,讀書喝茶,不爭朝夕。”一名客戶在菜地里立下這樣的牌子,旁邊還擺放著各種露營裝備,將這片小天地打造成自己的精神棲息地。
“夏天,這塊地的認養人每天都來,打理完菜地就喝茶、吃零食,很悠閑。那邊還有客戶自己搭的大棚,只要不破壞耕地,我們都支持大家裝扮‘自家菜地’?!睍承れo說,共享菜園的客戶以銀發族和小家庭為主,有人為了健康蔬菜,有人想打發時間,有人單純愛種地,每個人都能在農場找到樂趣。
當下是農閑時節,夫妻倆卻閑不下來:將夏季室內撈魚區改造成休閑娛樂區;砌泥爐做泥爐燉土雞,發展農家樂項目;利用周邊農戶多產小麥的優勢,推出柴火手工大饅頭;設計更小面積的菜地以吸引年輕人……“我們要把這塊地的價值發揮到極致?!睍承れo說。
“平時,我們會通過朋友圈、社區團購售賣蔬菜、農副產品,加上研學和認養菜地的收入,能維持基本運營。但農業創業周期長,設施維護、項目更新都需要持續投入,我們會繼續探索,開發多元項目。”劉國強說,跨行創業從來不是易事,唯有靜下心沉淀學習,才能在新領域里擁抱更多可能。
暖陽下,新翻的泥土正孕育著來年的生機。在這片土地上,夫妻倆播種的不僅是綠色蔬菜,更是一個關于田園夢想的無限未來。
記者 郝麗莎 文圖
記者手記
不少人的印象中,農場只是種菜、養殖場所,但“鵝的農場”卻打破了這種局限,暢肖靜和劉國強將共享菜園與研學體驗結合,讓孩子們在抓大鵝、摸小魚、做農家飯中親近自然、學習農耕;將休閑娛樂與田園生活融合,為認養客戶打造喝茶、休憩的愜意空間,支持客戶按心意裝扮“自家菜地”;還計劃推出農家樂等項目,不斷延伸農場的服務鏈條。
這種“不止于農”的思路,讓50余畝土地變成了集農耕、研學、休閑于一體的多元空間。這里不只產出蔬菜,更滋養心靈,既滿足了都市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也為鄉村資源的活化找到了新路徑。
“鵝的農場”或許規模不大、盈利不多,卻用“農場+”模式,讓土地煥發了新的生機?;蛟S未來,會有更多像他們這樣的創業者扎根鄉村,帶著熱愛與創新,在鄉土間書寫更多精彩的創業故事。而這份在土地上孕育的生長力量,也將讓鄉村的未來更加可期。 記者 郝麗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