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23
記者 付 炎 特約通訊員 羅曉慶
臨猗縣擁有158萬畝農用地,果業面積達110萬畝,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縣、果業大縣。近年來,臨猗縣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錨定“特”“優”農業主攻方向,通過“五化建設”提質效、“儲運體系”強流通、“三大渠道”拓市場、“四大集群”延鏈條,走出了一條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振興之路。
臨猗縣以果業“五化建設”為抓手,推動“特”“優”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設施化果業,以“郇陽果園”為引領,推行冬棗“六統一”模式,打造鮮桃、櫻桃、甜柿等示范基地,推廣設施果業20萬畝。建設循環化果業,以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為依托,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打造“養殖產肥—加工處理—農田利用”循環模式,綜合利用率達90%。建設多元化果業,錨定“一鄉一品”目標,形成以蘋果、鮮桃、冬棗為主導,石榴、葡萄等為特色的多元產業格局。建設品牌化果業,推動“臨猗蘋果”“臨猗冬棗”入選中國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認證“三品一標”59個,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3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建設數智化果業,建成果業科技館,開發“果業大腦”平臺,打造鮮棗數智產業園,深度應用智能溫室、農業機器人等12項技術,實現自動化生產、智能化管理。
農產品要想“賣得好”,流通環節很關鍵。臨猗縣持續發力做強“儲”“運”兩端,切實打通流通環節:搶抓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重點縣政策機遇,發揮“儲”的優勢,建成恒溫冷庫522座,總庫容380萬立方米,年儲藏(預冷)能力25億公斤,延長貨架期3個月至6個月,果品供應全年不間斷;構建“運”的體系,貫通縣鄉村三級物流,推動快快合作、客貨郵融合,實現物流快遞“村村通”,同步謀劃推動青島博越寄遞物流等項目建設,打造農產品流通區域性樞紐。
為讓優質農產品“走出臨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臨猗縣拓寬“線上+線下+外貿”三大渠道,全方位提升市場銷量:“線上”擴增量,培育億元以上電商6家、5000萬元以上電商13家,2024年農產品線上銷售額突破20億元,入選“全國農產品電商百強縣”、全國農村電商“領跑縣”典型案例。
“線下”固網點,規范果品交易點1193個,建設分揀線230條,推動農產品進入百果園、盒馬鮮生等500余家商超、20余個大型批發市場?!巴赓Q”挖潛力,培育跨境電商5家,建成海外倉1個,全市首單完成農產品跨境電商出口,皓美果蔬、衛峰果品獲海關AEO高級認證,今年1月至7月,果品出口5.6萬噸,占全市果品出口的48%。
臨猗縣堅持工業化思維,打造“果品蔬菜”“飲品釀品”“主食糕點”“肉蛋制品”四大集群。建平臺,獲批省級特色食品集聚區,建成標準化廠房4.2萬平方米,五味坊等9家企業即將投產。育主體,引進庫迪咖啡、畫寶剛等企業20家,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16家。優服務,深化項目(企業)全生命周期包聯服務,推動校企合作,加快成果轉化,已建成省級水果及加工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促融合,依托元代縣衙、宋代雙塔等國保單位,發揮千里果林、萬畝荷塘等資源優勢,開通免費公交旅游線路,推動農文旅商融合發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