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22
本報訊(記者 張君蓉)近日,垣曲縣人民法院在黃河小浪底庫區岸邊,公開審理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以“看得見、聽得懂”的方式,向公眾傳遞了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司法決心。
據了解,2023年起,黃河中下游寧夏段至入??趯嵭须A段性休漁,休禁漁期為每年4月1日12時至7月31日12時。然而,王某、趙某、趙某某卻在禁漁期內,結伙駕駛自制船只,攜帶電魚設備潛入黃河小浪底庫區水域,采用“電魚”這一極具破壞性的捕撈方式進行非法捕撈。3人在非法捕撈過程中被公安機關當場查獲,并查獲蓄電池、自制電魚竿等作案工具及漁獲物45.4公斤。
考慮到該案涉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且被告人均為周邊村民,為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垣曲縣人民法院決定將法庭設在黃河小浪底庫區邊的山西古城國家濕地公園,以巡回審判的方式公開審理此案。
庭審當天,法庭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從法庭調查、舉證質證,到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每一個環節都井然有序。3名被告人在庭審過程中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均表示“知道禁漁期不能捕魚,但一時貪念作祟,現在已經充分認識到非法捕撈的危害,以后再也不會做這種破壞生態的事了?!?/p>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審理,法庭結合案件事實、證據及被告人的認罪悔罪表現,當庭作出判決。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趙某、趙某某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期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綜合考慮三人的犯罪情節、社會危害性及認罪悔罪態度,依法判處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同時,鑒于三人的非法行為對黃河小浪底庫區水產資源造成了實際損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關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相關規定,法庭還判決三名被告人共同賠償對水產資源損害所造成的損失,在捕撈水域增殖放流,按照不低于所造成的水生生物資源損害總量4794.24元的標準,對捕撈水域水生生物資源予以修復。
庭審結束后,承辦法官結合此案向旁聽群眾進行了法治宣講,并詳細解讀關于禁漁期、禁用捕撈工具的相關規定,以及非法捕撈行為的法律后果。法官強調,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任何試圖破壞黃河流域生態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此次巡回審判不僅讓案件當事人受到了法律懲處,更讓周邊群眾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法治教育。旁聽村民表示,“以前覺得在河里捕點魚不算啥,聽了庭審才知道,禁漁期電魚不僅違法,還會破壞母親河,以后一定會遵守法律法規,共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