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法治>

半生守望 終得團圓

——絳縣警方助力離散40年家庭溫暖重逢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0-20

9月25日上午,一場特殊的認親儀式在絳縣公安局上演——當兩鬢斑白的老楊夫婦與失散40年的兒子小安緊緊相擁,時光仿佛在這一刻凝固。淚水模糊了雙眼,哽咽代替了千言萬語,這個遲來了多少個日夜的擁抱,讓在場所有人動容。

“孩子,我們終于找到你了……”母親顫抖的雙手輕撫著兒子的臉龐,仿佛要彌補這40載的缺席。這一刻,他們等待了整整半生。

那個永遠定格的冬日

記憶回溯到1985年2月2日,絳縣的街頭彌漫著年關將至的喜慶氣息,然而對當年的老楊一家來說,這一天卻成為生命中最寒冷的冬日。

當天下午,兩歲多的兒子在縣城一店鋪附近玩耍時意外走失。焦急萬分的夫婦二人尋遍大街小巷無果后,最終來到絳縣公安局古絳派出所報案。

“接到報案后,我們全所民輔警的心都揪緊了。”當年參與辦案的老民警回憶,派出所第一時間聯合絳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展開調查,在凜冽寒風中進行地毯式搜尋。那些日子,絳縣的大街小巷貼滿了尋人啟事,民輔警走訪了上百戶居民,排查了每一個可能的角落,然而獲得的僅有路人不確切的零星信息。

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盡管投入了大量警力,案件的偵破工作卻始終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四十年不熄的尋親燈火

歲月更迭,人事滄桑。40年間,絳縣公安局的民輔警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對小安下落的追尋從未停止。

“這起案子就像一塊巨石,壓在我們的心頭。”刑警大隊民警陳雷介紹,他從2009年接手這起案子,在尋找小安的過程中,他們走過很多彎路,輾轉多個省份,核查了上百條線索,從最初依靠雙腿走訪,到后來利用網絡平臺發布信息,偵查手段在不斷升級,但每一次滿懷希望的出發,換來的卻常是無功而返的失落。

從一次次驚喜到一次次失望,但信念從未動搖,民輔警接力傳承,將這份責任與牽掛深埋心底,持續梳理線索,完善信息資料,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突破口,即便希望渺茫,也從未放棄過努力,因為他們深知,每一個走失孩子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破碎與痛苦。

在這條漫長而艱辛的尋親路上,老楊夫婦也從未放棄過希望。每年的春節,他們都會多擺一副碗筷,仿佛兒子只是出門玩耍,隨時都會推門而入。

跨越千里的溫情求證

轉機出現在2025年4月。隨著刑偵科學技術的發展,民輔警在“團圓行動”中通過大數據研判發現了一條重大線索。

“我們發現河南省郟縣籍男子小韓與楊家夫婦存在親緣關系的高度可能。”陳雷說,“當時我們利用信息技術比對出800余個可能對象,整整一周時間,再通過進一步一個個排除,最終將目光鎖定在小韓身上。”

這條線索猶如黑暗中的一束光,讓所有參與案件的民輔警為之振奮。他們立即前往小韓目前的工作地四川省,在那里了解到,小韓二十幾歲時得知自己并非親生,但對自己的身世知之甚少,他也曾嘗試尋找親生父母,但因線索太少而未能如愿。

為確保萬無一失,民輔警還前往河南省,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走訪了小韓養父母的鄰居等,拼湊出他40年來的人生歷程。

“這個過程中,我們既要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又要盡量避免對當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擾。”陳雷表示,每次走訪他們都格外謹慎,既要查明真相,又要保護當事人的隱私和情感。

隨后,在運城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支隊的大力支持下,有了最終答案:小韓就是40年前在絳縣走失的男孩小安。當鑒定結果出來的那一刻,辦案民輔警激動不已——這場持續了40年的追尋,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認親儀式上,小韓緊緊握著年邁父母的手,一刻也不愿松開。雖然鄉音已改,但血脈中的親情從未隔斷。他告訴記者,這些年來,他始終感覺自己的人生缺少了一塊拼圖,如今終于找到了歸宿。

“感謝公安機關從未放棄,讓我們在有生之年還能與兒子團聚。”老楊夫婦眼含熱淚,向辦案民輔警深深鞠躬。隨后,二人將兩面寫有“堅守初心助團圓 擔當使命解民憂”“絳縣刑警擔使命 千里尋親終圓夢”的錦旗和一塊寫有“公安鐵軍守初心 圓我多年尋親夢”的牌匾贈予絳縣公安局,對公安機關表達了深深的感謝。

40年的離散,半生的等待,終于在這個秋天結出了團圓的果實。對他們來說,失去的時光已無法追回,但未來的每一天,都將是嶄新的開始。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記者手記

40年,足以讓青絲變成白發,讓街巷換了模樣,卻沒能冷卻公安民輔警追查到底的決心。從1985年寒冬里的地毯式搜尋,到后來跨越省份的線索核查;從最初依靠雙腿走訪的“笨辦法”,到借助大數據研判的科技助力,變的是偵查手段,不變的是“不放棄”的初心。陳雷等人接過的不僅是案件卷宗,更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他們在一次次失望中重啟調查,在千百條線索中篩選真相,用“釘釘子”般的韌勁,為這場漫長的尋親路點亮了希望。

這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圓滿,更是對“人民公安為人民”最生動的詮釋——他們守的是案件,護的是民心,圓的是無數家庭團圓的樸素夢想。

這場跨越40年的團圓,讓我們看到:有些等待,終將迎來回應;有些堅守,終將開花結果。每一次這樣圓滿的背后,都有一群人在默默守護,用責任與擔當,為“人間至暖”寫下最動人的注腳。 記者 張蕊彤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