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法治>

從“法言法語”到“鄉言俚語”

——透過“老衛工作室”看河津市人民法院全流程司法釋明工作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15

“感謝老衛!您這一講,我心里亮堂多了。判決我服,這就回去按判決執行!”在河津市人民法院“老衛工作室”里,一位原本對判決書心存疑慮的當事人,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經過退休法官衛民生一番耐心細致的釋法明理,他心中的“疙瘩”解開了,表示不再上訴,將主動履行判決。

這暖心的一幕,正是河津市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全流程司法釋明工作要求、踐行司法為民宗旨的生動實踐。該院通過將釋明工作貫穿于訴前輔導、判后答疑、執行聯動等各個環節,把專業的“法言法語”轉化為群眾聽得懂、能明白的“鄉言俚語”,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與群眾滿意度,讓公平正義以更加可感、可觸、可信的方式實現。

全流程,釋明法律

河津市人民法院深入踐行“如我在訴”的理念,于今年4月邀請擁有近40年民事審判經驗的該院退休法官衛民生,為來院群眾進行司法釋明,并在司法釋明中心專門成立了“老衛工作室”。走進老衛工作室,墻上這句“釋明法律,傳遞公正,以耐心與專業,架起法律與民眾之橋,彰顯司法溫度”的寄語格外醒目。這不僅是工作室的座右銘,更是衛民生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

該院的司法釋明工作并非“單打獨斗”,而是形成了體系化、網絡化的格局。當事人來到老衛工作室,首先需要填寫登記表,清晰記錄個人信息和事項訴求。隨后,根據事項類型,分類啟動釋明程序。衛民生作為專職釋明對接人,是核心樞紐。同時,該院協調各業務庭、基層法庭及各人民調解委員會和鄉鎮、村(社區)調委會同步開展司法釋明工作,將司法釋明的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我們的司法釋明還注重社會聯動,”河津市人民法院副院長孟文勝介紹,“在多元解紛機制的基礎上,我們引入第三方專業力量。比如,遇到醫療糾紛,我們會邀請醫療專家從專業角度分析事故責任認定;涉及建筑工程案件,請建筑專家講解;賬目有爭議,則由審計專家來解釋審計流程和記賬原理。專業人士一講,當事人往往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如今,“在法院有搞不清楚的事,就去問問老衛”成了許多人的共識。群眾帶著信任而來,滿懷釋然而去。衛民生以其扎實的業務功底、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贏得了當地群眾和律師的廣泛認可,他承辦的案件,實現了“零信訪、零上訪”。“我們的司法釋明覆蓋了全流程,”衛民生解釋道,“從群眾踏進法院大門的那一刻起,無論是在立案、訴訟調解、審判、判后答疑,還是執行、上訴咨詢乃至信訪環節,司法釋明始終相伴。這改變了過去司法工作可能存在的‘快、粗’現象,變得更加‘精、準、細’。既避免了當事人來回奔波,也節約了寶貴的司法資源。”老衛工作室就像一個“司法減壓閥”和“矛盾化解器”,社會各界人士——無論是當事人、律師、企業法務還是普通市民——都可以來“坐一坐、聊一聊”。

精準分析,定分止爭于萌芽

前段時間,河津市人民法院訴服中心涌進一群農民工,他們因為工資結不了來法院討說法。一聽說可能立不了案,大家情緒激動得吵嚷起來。衛民生知道后,立刻上前安撫,將大家請進工作室,端上熱茶,耐心傾聽緣由。原來,他們在一家企業打工,企業效益下滑,連續幾個月發不出工資。他們復印了工資表就想來法院起訴。衛民生耐心解釋道:“按照法律規定,這類勞動爭議需要先經過勞動仲裁程序。這也是為了大家好,仲裁解決起來更快捷。仲裁后,如果你們有異議,再到法院訴訟也不遲。”經過他細致入微的講解,這群農民工恍然大悟,打消了疑慮,在他的指引下轉向勞動仲裁部門尋求解決。

除了程序問題,管轄權問題也是司法釋明的重點。曾有一位河津當事人,給在鹽湖區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朋友轉了1000萬元,備注“房地產投資”,但無正式合同。后產生糾紛,當事人想以“民間借貸”為由在河津市人民法院起訴。衛民生向他詳細分析了其中利害:“如果按民間借貸立了案,對方律師很可能提出管轄權異議,案子最終可能要移送到其他法院審理。而這個法院案件量大,審理周期可能會長一些。這些風險必須提前告知您。”這種坦誠的事前告知,讓當事人對訴訟過程有了合理預期,即使后續出現波折,也能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怨氣。

及時答疑,解心結于初端

“要讓當事人心服口服,不能生硬地照搬法律條文,”衛民生深有體會地說,“要用老百姓聽得懂的大白話,把法律的精神‘翻譯’到他們心里去。特別是要讓敗訴方明白自己輸在哪里,是在舉證、程序還是法律理解上出了問題,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接受裁判結果,避免因誤解而不斷上訴、信訪。”

基層的糾紛看似瑣碎,卻是群眾天大的事。及時介入釋明,促成調解,能將矛盾化解于微時。一天,兩個相熟的人來到法院,既想解決問題,又不想撕破臉皮。他們一同找到老衛。原來,一方給另一方轉了5萬元,一方說是投資,另一方說是借款。衛民生聽了雙方陳述后,點明了關鍵:“主張是借款,你得有借條等證據;主張是投資,你得有投資協議、分紅約定等證明。你們雙方都缺乏有力的書面證據。這個案子其實不必對簿公堂。”在他的釋法和調解下,雙方最終達成和解,省去了訴訟之累,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衛民生還向記者講述了一起案例,展現了釋明工作化解潛在上訪的可能。河津某村整體拆遷,統一停電。該村一村民以自己不欠電費為由,狀告供電公司,要求恢復供電。法院經審理駁回了其訴訟請求。當事人想不通,拿著書面的釋明答復來找老衛。衛民生耐心解釋:“表面看是供電合同糾紛,但停電的根本原因是鎮政府的整體拆遷項目。不能把兩個沒有直接法律關系的事情強行捆綁來達到訴訟目的。”經過他抽絲剝繭的剖析,當事人最終表示理解和接受,放棄了繼續起訴的念頭。

“傳幫帶”傳承司法智慧

衛民生豐富的審判經驗,也使其成為年輕法官和律師求教的“活字典”。一些年輕司法工作者遇到復雜疑難的案件,常常會來與老衛共同探討。“退而不休”,換到了新崗位,老衛這里更熱鬧了。同事們遇到棘手的案子,仍習慣性地來找他探討。老衛也毫不吝嗇地分享自己的司法理念、裁判思路和辦案技巧,充分發揮著“傳幫帶”的作用。

前不久,一位年輕法官遇到一起棘手的勞務糾紛案。原告在被告工地干活,后期還兼任記工員,給自己和其他工友記工分。后期發工資時,因為工資數額問題,與被告產生糾紛。原告起訴要求支付工資,但證據僅有其自行記錄、未經老板簽字確認的記工表。老板承認欠薪,但對工錢數額不認可。庭審一個多小時,事實依然模糊。案件陷入兩難:支持原告,證據薄弱;不支持,原告的合法權益確實受損。開完庭,年輕法官立刻來找老衛求助。衛民生分析道:“這類案子要‘熱處理’,不能拖。要快刀斬亂麻,抓緊調解。”他建議采用“背對背”調解法,分開雙方,各自算賬,進行心理疏導,再利用雙方都希望盡快解決的心理,促成“面對面”協商。法官照做,最終糾紛成功調解。

衛民生常將自己積累的審判智慧、生活經驗和裁判思維與同事們分享。司法釋明工作,不僅面向社會公眾答疑解惑,也對內發揮著培養后備力量、統一裁判尺度的重要作用。從群眾踏入法院的第一步開始,司法釋明便如影隨形,貫穿于審判執行的每一個環節。它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不僅能看到公平正義的結果,更能理解、感受和認同這一過程。老衛工作室及其代表的河津市人民法院全流程司法釋明工作,正是這一理念的忠實踐行。通過一次次耐心的談話、一句句通俗的解釋,他們將法律的溫暖精準送達群眾心間,驅散了迷茫,點亮了心燈。當法律的陽光普照,當群眾的心田被法治精神所浸潤,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必將更加牢固,司法的權威與公信力也將在這一過程中悄然升華。

(本報記者 張君蓉 南 遼)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