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以“數字”為支點 激活基層治理效能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18

在基層治理這張考卷上,如何用有限的人力資源破解“千條線穿一根針”這一難題?垣曲縣多個社區以數字化平臺為“支點”,通過“碼上解憂”“雙線報到”“銀齡課堂”等創新實踐,將社區服務從“人海戰術”轉向“精準滴灌”,實現了管理效能與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這些“小而美”的數字工具,正以“四兩撥千斤”之勢,激活基層治理效能。

“碼上解憂”——從“跑斷腿”到“指尖辦”的治理革命

清風嶺社區的“碼上解憂”小程序,將過去需要居民“跑窗口、填表格、等審批”的流程變為“掃碼-提交-響應”三步。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昌泰的手機里存著一組對比數據:“以前開一張居住證明,居民至少要跑兩趟社區,現在后臺10分鐘就能辦結,還能送證上門。”

這種“數據代跑”的效力在特殊群體中尤為凸顯。記者跟隨社區工作人員回訪腦梗患者白阿姨時,她指著廚房里新添的米面油說:“那天我在小程序里‘喊’了一嗓子,下午就有人把東西送過來了。要是擱以前,我得托鄰居幫忙,欠人情不說,還耽誤事。”小程序后臺顯示,像白阿姨這樣的“緊急求助類”工單,平均響應時間僅需18分鐘。

更值得關注的是,數字平臺正在扭轉傳統的“被動響應”模式。通過分析225次掃碼記錄,社區發現“夜間公廁照明”成為高頻詞,隨即啟動專項排查行動,一次性維修了轄區內的6處故障路燈。“過去靠網格員‘鐵腳板’摸排,問題發現往往滯后,現在數據自己會‘說話’。”社區副主任馬錦濤說。

“雙線報到”——黨員沉下去,效能浮上來

在金華社區,181名在職黨員通過“線上接單+線下服務”的雙線機制,將分散的“紅色力量”擰成治理合力。社區負責人向記者演示了智慧平臺的調度邏輯:居民在App提交需求后,系統自動匹配黨員專業標簽——醫生黨員優先接診“健康咨詢”,電工黨員張俊青定向解決“電路維修”。

教師黨員顏香蓮剛完成一次“公益課堂”服務,她的服務記錄里寫著:“為留守兒童輔導作業3個小時,孩子媽媽說‘比上補習班管用’。”這種精準化匹配,讓志愿服務告別“擺拍式”尷尬。數據顯示,該機制運行半年以來,黨員服務滿意率達98%,較傳統活動的滿意率提升42個百分點。

“雙報到不是掛個名,而是要成為社區的‘編外社工’。”民警黨員常任琛告訴記者,他通過平臺“反詐宣傳”模塊,已累計阻止5起電信詐騙,“有居民半夜收到可疑鏈接,都會先截圖問我”。

“銀齡教銀齡”——數字鴻溝這樣被溫情跨越

當多數社區還在為“老年人數字困境”發愁時,銅礦峪社區另辟蹊徑,發動低齡老人組建“銀齡志愿隊”。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72歲的志愿者李梅花舉著放大鏡看著圖紙,教88歲的王大爺操作視頻通話:“點這個‘笑臉’,就能看見你閨女啦!”

這種“老幫老”模式暗含巧思:教學者用方言更親切,學習者心理壓力更小。社區負責人算了一筆賬:“如果靠年輕社工教學,1人最多輔導5位老人;現在20名銀齡志愿者同時開課,單次就能覆蓋80人。”截至目前,該社區已有137名高齡老人學會智能手機基礎操作,詐騙案件同比下降70%。

正如一位社區干部所言:“好的數字工具不是讓機器取代人,而是讓人做機器做不到的事——給獨居老人送物資時多聊兩句,教反詐知識時多叮囑幾聲。”當技術之“效”與人文之“暖”同頻共振,社區治理的“最后一米”自然暢通無阻。

記者 王露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