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15
運城晚報訊(記者 王耀)近期,我國多地遭遇高溫、強降雨天氣,甚至部分地區遭受洪澇災害,食品從生產到消費各環節面臨污染、變質等安全隱患。為更好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近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暑期、汛期飲食安全提示。
據悉,汛期食品安全主要有三大風險:
(一)洪水沖刷(淹沒)廁所、化糞池、垃圾堆等,攜帶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大腸桿菌、沙門菌、甲肝病毒、寄生蟲卵等)和化學污染物,將直接污染水源、農田、食品加工儲存場所及家中食物。
(二)持續強降雨常導致電力中斷,冰箱、冷柜等冷鏈設備無法正常工作,儲存的肉類、乳制品、熟食等易腐食品會迅速腐敗變質,滋生大量細菌。
(三)積水和潮濕的環境會導致蒼蠅、蟑螂、老鼠等病媒生物滋生,它們攜帶病原體四處活動,會污染食物和餐具。
針對以上風險,市市場監管局特發出如下提示:
提示一: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加強食品安全管理
1.對生產加工的設備、工具(如案板、盛裝容器等)進行徹底清潔與消毒(可采用沸水蒸煮、專用消毒劑消殺等方式),干燥存放避免受潮。
2.加強對生產經營貯存環境的管理,定期清除場地淤泥、污水,疏通排水通道,消除蚊蠅孳生地,確保環境整潔衛生。
3.不使用污染原料:嚴禁用被洪水淹沒、浸泡、發霉變質的谷物、食材及其他原料,進行食品加工、生產。
4.不出售(消費者也不購買、不食用)被洪水(雨水)浸泡的預包裝食品(若包裝破損,立即棄用)。
提示二:禁食污染食物、保持用餐和環境衛生安全
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食品供應鏈各個環節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如農作物霉變、牲畜疫病或死亡等,水和食物可能被致病生物(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各種有毒有害化學物(農藥、獸藥、鼠藥、化工廢物、重金屬等)污染,食用這些食物后將影響人體健康,可能引發腹瀉、痢疾等,甚至導致傳染性疾病流行。
消費者要杜絕污染食物流入餐桌:
1.飯前便后、接觸過洪水后要洗手。
2.及時清理居家周邊淤泥、污水,定期消毒廚房用具,保持生活環境干燥通風。
3.不直接飲用未經凈化消毒的地表水、雨水、洪水,確保飲水經過安全處理。
4.不撿拾漂浮物、死魚等動物尸體,不隨意采摘食用野生植物(含野菜、野果、蘑菇),避免攝入污染物或有毒物質。
提示三:科學加工儲存食物
1.食物應注意低溫、防塵、防蠅蟲、防鼠和隔水防潮,如發現食材變味、發黏、發霉等,應及時處理,不要食用。
2.廚房刀具、砧板和盛裝熟食的容器,在使用前要清洗干凈,并采用沸水蒸煮等方式消毒殺菌。
3.食物要燒熟煮透,生熟分開存放,少吃冷葷類菜肴,不吃生的動物性食品。洪澇期間,食物不易保存,特別是受災群眾聚集地或參與救災人員的食堂,要按需加工食物。盡量不要食用剩飯剩菜,如不可避免,應及時分類冷藏保存,再次食用時務必徹底加熱。
4.暑期人體大量出汗,胃腸道蠕動減弱,消化功能減退,易出現食欲不振、厭食等。要注意科學飲食,葷素搭配、蔬果兼顧,特別要保證孕婦、少年兒童及老年人的營養攝入。
5.留意自身及家人飲食后反應,若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保留樣本并盡快就醫,以便溯源排查。
若發現違法違規生產經營食品行為(如使用污染原料、銷售變質食品等),請及時撥打12315反映,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希望廣大群眾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科學飲食,共筑食品安全防線。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