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15
近日,18歲的外賣小哥王佳皓“開箱”北大錄取通知書的視頻走紅網絡,相繼被新華網、《北京晚報》《楚天都市報》等百余家媒體平臺報道。視頻中,他穿著外賣服,在外賣箱子上拆開通知書,十分接地氣。隨著視頻中“雙開門設計”“大學堂”牌匾相繼露出,羨煞不少網友,更有網友玩梗評論“您的騎手正在拆北大錄取通知書”。

王佳皓和父親合影
“8月2日,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當天,我正等著系統派單,結果得知錄取書到了,特別激動,就和朋友們一起錄制了這個視頻。”王佳皓是我市平陸縣人,畢業于平陸中學,父親在建筑工地打工,母親在電子廠打零工。今年,他高考考取了631分,成功被北京大學護理學院錄取。
家庭普通、學業優秀、努力拼搏,這樣一步一腳印的人生經歷,引發大家的共鳴和贊賞,也讓更多人從王佳皓的故事中感受到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頑強拼搏的奮斗力量。

接單取餐
送外賣,收獲生活體驗
從7月底入職“餓了么”平臺后,王佳皓平均每天送外賣7、8個小時,最多一天送了13個小時,派送50多單。“其實還是比較辛苦的,尤其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但是和父母打工相比,自己還是輕松不少。”王佳皓說。
談起為什么送外賣,王佳皓表示,一方面是為了勤工儉學,減輕家庭負擔;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的假期更充實,不在游戲和手機上荒度時光。
真正從事這一行業后,王佳皓坦言,自己收獲不少。“在送外賣的過程中,我遇到一些暖心顧客,感受到關懷和溫暖,同時對自己家鄉的大街小巷了解更多,對時間的規劃能力更強,生活也更自律了,這是我初入社會一段寶貴的人生履歷。”王佳皓總結。

準備出發
得知王佳皓考上北大后,平陸縣外賣群里也“炸開鍋”,大家都很驚喜,感慨外賣員群體中出了這樣一個高學歷的人才。站長丁輝回憶起自己對王佳皓的印象:“第一次見他,個子不高,瘦瘦的,當時我還擔心,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吃得了苦,做了一段時間后,覺得他小小身體里蘊含了大大的能量,安排的各項指標都能完成,表現得很好。”
據“餓了么”運城公司平陸分公司負責人聶培云介紹,同王佳皓一樣,今年大約有四五十個高中畢業生加入站點,孩子們非常努力上進,行動力強。
日前,“餓了么”總部和運城公司為王佳皓送上兩萬元助學金和一輛自行車,幫助他順利完成學業,回報社會。“他是眾多勤工儉學孩子們的一個代表,他身上的勵志精神鼓舞人心。作為平臺方,我們也希望盡到一些社會責任,給更多的年輕人奮斗的機會。”“餓了么”運城公司總經理吳斌說。
靠努力改寫命運
王佳皓表示,自己的成績一直穩定在全校前五名,這次高考比預想中的還要好一點,是全校第三。談起學習方法,王佳皓說最重要的是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不能因為挑燈夜讀影響第二天的聽課效果,要在學習和休息中找到一種平衡。”王佳皓認為,高一、高二是打牢基礎的關鍵時期,對于不懂的地方要及時求教老師和同學,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拍攝開箱視頻時,王佳皓的發小常云濤也在一旁,是他把視頻傳上網絡。在他眼里,王佳皓是一個“刻苦努力”“正直爽朗”的人。“我們從初中就認識,他不管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非常認真刻苦,成績很好,人也很好相處,休息時我們喜歡一起打羽毛球,他的球技也很好。”常云濤說,得知佳皓被北大錄取時自己和朋友們都為他感到驕傲,特別高興。
王佳皓的父親王禮軍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兒子都非常懂事,不僅成績名列前茅,還經常幫他們干活。“初中畢業的那個假期,他還去夜市攤打工補貼家用。”
采訪的最后,王佳皓表示自己8月18日就要開學了,打工以來已經賺了1500多元,他準備開學前用這些錢帶父母去北京逛一逛,嘗一嘗當地特色小吃。
“之前還沒有去過北京,對首都充滿了憧憬,希望未來在大學里,也能通過不懈努力開啟人生新的階段,成為更好的自己。”王佳皓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