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8-14
去年以來,萬榮縣通過規范力量配備、崗位設置、運行機制、保障標準“四個規范”,系統性重構鄉鎮黨建工作辦公室設置與運行機制,有效破解了基層黨務力量薄弱、職責不清、運行低效、資源不足四大難題,將鄉鎮黨建辦打造成引領基層治理的“神經中樞”,為新時代基層治理提供了鮮活實踐。
建強骨干隊伍:從“單打獨斗”到“協同作戰”
“以前鄉鎮黨建工作基本上就是靠一名組織委員和一名組織專干撐著,‘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常常顧此失彼。”回憶起改革前的工作狀態,鄉鎮工作人員深有感觸。
破局的關鍵,始于基層黨建力量配備的系統性重構。萬榮縣全面落實鄉鎮黨建辦“1+3+3+N”組織架構:1名主任由鄉鎮黨委專職副書記兼任,3名副主任分別由組織委員(常務副主任)、黨群服務中心主任和經驗豐富的優秀黨員擔任,再配備3名專職工作人員和若干兼職工作人員。
萬榮縣嚴格執行“三堅持三不能一必須”原則:堅持政治標準優先、老中青梯次搭配、專職人員優中選優;核心崗位不替代、專職人員不兼職、兼職不選臨聘或非黨員;專職副主任必須選配年輕有為、有潛質、熟悉黨建工作的公務員。
能力提升同樣關鍵。去年以來,縣鄉兩級分層分類開展全覆蓋培訓,14個鄉鎮的100余名黨建辦工作人員全部輪訓兩遍以上。該縣漢薛鎮還建立了“新老結對”機制,由黨建辦主任、副主任每人幫帶一名至兩名專職人員,通過在產業一線、田間地頭講黨課的方式對新入職人員開展崗前測試培養,合格后方能上崗。
厘清權責邊界:從“模糊不清”到“各司其職”
為破解職責交叉、推諉扯皮、人浮于事等問題,萬榮縣編制印發了鄉鎮黨建辦履職清單和崗位目錄,厘清職責邊界,做到因事定崗、以崗定人,用制度劃清“責任田”。
在萬榮縣解店鎮黨建辦,墻上的“10崗職責圖”格外醒目:綜合協調崗由黨委副書記、黨建辦主任牽頭,組織工作崗由常務副主任負責,還有黨群工作崗、日常事務崗、村級干部管理崗等,共10個崗位,覆蓋了黨建辦全領域,每個崗位都有明確的任務清單,使機制更順、效率更高、運行更暢。
“就拿到村工作大學生培養來說,以前開展一月一走訪、雙月一調研、一季一實踐活動,需要多人安排協調。黨建辦成立后,各項工作安排以黨建辦的名義下發,避免了多頭指令的問題,工作指向更加精準高效。”該鎮黨委副書記、黨建辦主任陳琦說。
筑牢制度根基:從“運行不暢”到“高效有序”
在優化鄉鎮黨建辦工作中,萬榮縣通過建立工作例會制度、調研指導制度、跟進評估制度和內部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了“機構空轉”、運行不暢、形式主義等問題,進一步提升了內部精細化管理水平,讓黨建辦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每月由鄉鎮黨建辦主任主持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學習政策理論和業務知識,交流工作情況,研究思路舉措,部署推動重點任務。鄉鎮黨建辦工作人員每人都有一個黨支部聯系點,常態化下沉到各村蹲點式、解剖式調研或列席指導“三會一課”,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效。每季度對照年度計劃開展專項評估,形成“問題清單+整改臺賬”。
“自從把制度機制理順以后,黨建辦抓黨員教育培訓這一核心任務更實了、更有章法了。像專題黨課、技能培訓這些活動組織得更規范、效率也高了,實實在在提升了黨員的政治素養和致富帶富本領。”該縣裴莊鎮黨委書記薛英杰表示。
強化保障支撐:從“資源短缺”到“保障有力”
“集中辦公后,我們討論工作更方便,資料共享也更高效。”“改革后有效解決了人力、財力、物力不足等問題,我們干事更有勁頭!”談起改革后的鄉鎮黨建辦,萬泉鄉黨建辦工作人員深有感觸。
在鄉鎮黨建辦改革中,萬榮縣強化鄉鎮黨建辦工作經費、辦公場所、人員力量等方面的保障措施,確保事情有人干、經費有保障,讓基層黨務工作者“無后顧之憂”。萬榮縣14個鄉鎮黨建辦均配備獨立辦公場所,統一懸掛標識牌和人員架構圖。縣級財政每年為每個鄉鎮黨建辦安排專項經費,重點保障日常運轉。同時明確,對工作實績突出、符合條件的鄉鎮黨建辦工作人員,納入干部后備力量庫重點關注培訓,優先推薦表彰,以關懷激勵“硬舉措”推動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今年以來,通過黨建辦指導幫助黨員干部化解越級信訪難點積案1個;解決香菇基地道路、排水、老舊遮陽網、塑料布換新問題,街道占道經營問題;解決西杜村排水末端修復等問題8個,共為群眾辦實事79件。”該縣皇甫鄉組織委員、黨建辦常務副主任杜麗婕說。
(本報記者 韓維元)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