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7-29

蟬鳴響來夏日長,河津市民正以“書香模式”消夏避暑。近日,記者走進河津市圖書館子夏書屋疊翠園分館,新中式風格的書架圍合而設,木質座椅上坐滿專注閱讀的市民,清涼空氣與淡淡書香交織,構成一幅靜謐的夏日文化圖景。
書柜旁、長桌邊、休閑區,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家長帶著孩子溫習功課,學生捧著備考資料認真研讀,親子家庭共享閱讀時光。“這里的氛圍很好,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市民郭女士每天都會帶著兩個孩子前來,舒適的閱讀環境、齊全的圖書種類,尤其是“大數據+高科技”帶來的新體驗,讓孩子們流連忘返。
作為河津市重點打造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子夏書屋疊翠園分館今年完成數字化升級。圖書館集群大數據服務平臺實時顯示借閱數據,智能聽書機、借閱機提供便捷服務,最吸引人的是文化長廊——指尖輕觸屏幕,海量電子圖書、有聲資源、視頻資源躍然眼前,掃描二維碼即可將“移動圖書館”裝進口袋。“查閱資料特別方便,二維碼一掃就能收藏,對我們備考族太友好了!”正在備考的市民李欣怡體驗后驚喜表示。文化長廊打破了傳統圖書館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實現了書香與科技的完美融合,為讀者提供了沉浸式、互動性、場景化的數字閱讀新體驗。
近年來,河津市以“書香河津”建設為抓手,構建起“總館+分館+流通點”的三級服務體系:以市圖書館為總館,12家子夏書屋為分館,205個村級農家書屋為流通點,初步建成“15分鐘閱讀圈”。暑期以來,子夏書屋各場館總接待量已突破3萬人次,成為市民消夏避暑的“清涼港灣”。
從傳統圖書館到智能化閱讀空間,從單一借閱到沉浸式文化體驗,河津市正通過“閱讀+”新路徑,讓馥郁書香浸潤古耿大地,為夏日增添一抹獨特的文化清涼。
(記者 劉凱華 文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