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7-21
新絳縣萬安鎮轄10個行政村1.89萬人,耕地4.76萬畝。近年來,萬安鎮深入學用“千萬工程”經驗,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鄉村振興為主攻目標,因地制宜,揚長補短,充分發揮主導產業優勢,大力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建設富裕和美鄉村取得明顯成效。
發揮主導產業優勢
夯實農民增收基礎
萬安鎮堅持從本地實際出發,因勢利導,合作發展,扶持培強油桃、金剛石兩大優勢主導產業,逐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夯實農民增收致富基礎。去年,萬安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列全縣前茅。
發揮油桃產業優勢。萬安鎮土質、氣候適宜種植油桃,經過30年發展,目前全鎮的種植規模已達3.6萬余畝,占到全鎮耕地面積的75%。油桃栽培以大田為主、設施大棚為輔,現有設施大棚油桃近3000畝,形成了早、中、晚熟三大系列30余個品種,油桃上市時間長達5個月,果品口感好、甜度高、銷路暢。在全鎮26個油桃專業合作社和200余名油桃經紀人的帶領下,優質油桃年產10萬余噸,年銷售額超過3.6億元,農民人均年收入2萬元。油桃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到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越南等國家,萬安鎮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連片優質油桃生產基地和銷售集散地。同時萬安鎮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連續舉辦十二屆桃花節,累計接待游客上百萬人次,進一步提升了萬安油桃的知名度,帶動全鎮農民增收致富。
發揮金剛石加工產業優勢。萬安鎮素有“天下鉆石第一鎮”之美譽,已形成從原輔材料、單晶合成、微粉加工、制品生產到鉆石培育的全鏈條產業格局,在復合刀具、磨削刀具等方面處于壟斷地位,其生產加工的產品用于殲20發動機、大型船舶的主軸和軸承、燃油汽車的輪軸等國家重點項目。目前全國共有萬安籍全鏈條鉆石生產戶397家,留在本地的生產戶153家。前幾年鎮政府建立了萬安鉆石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占地50畝,可容納69戶企業入駐,基地服務機構設有辦公場地,明晰各項服務職責,安排專人定向服務。目前該基地已入駐40余家生產加工企業,帶動就業6000余人,年產值超過4億元,主導產品有打磨、切割、鉆探三大系列100余個種類,形成了集原料供銷、產品加工、成品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鉆石產業市場,部分產品出口韓國、歐美等國家,是山西乃至華北地區最大的鉆石加工基地。
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萬安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各村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多元化探索發展特色產業,不斷提高各村發展質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去年,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320余萬元,其中,萬安村超過100萬元,榆村超過50萬元,天地廟村和杜莊村都超過30萬元,其他6個村均超過15萬元。
優化農村生活環境
努力建設和美鄉村
近年來,萬安鎮堅持以優化農村生活條件、建設和美鄉村為重點,不斷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建設“四好農村路”。東馬至陽王東張、天地廟至陽王新紅兩段4.1公里的“四好農村路”順利通車。對榆村口至天地廟北3.8公里的桃花節觀光路、萬安村至柏壁村3.3公里的鄉道、樊村進村口至河壩2公里的村道進行拓寬并鋪設油路。完成“榆村—萬安—杜莊”4.6公里、梁家莊進村2.5公里道路建設及下水管網鋪設工作,確保了全鎮貨物運輸暢通。
硬化村道、改造管網。在西馬、趙村、樊村硬化道路2090米、改造排水管網2620米、硬化邊坡1300平方米。實施柏壁村東西街排水管網工程,對榆村東榆組整個管網進行改造,對西榆組小巷排水管網進行鋪設。在天地廟建設生態廣場、提升泊池周邊環境以及“三線入地”。在萬安村主街空閑地建設公共停車場,可容納50輛汽車停放,解決了停車難題。
高標準綠化道路。投資150多萬元,對各村主要交通干道、進村路進行高標準綠化,栽植銀杏、雪松、冬青球、高桿冬青、高桿月季等各類苗木1.35萬余株,綠化小游園3713平方米。配合縣林業局完成臨夏路8公里和桃花節沿路3.6公里綠化任務。構建了清新美觀、干凈整潔的綠色走廊。
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堅持“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先后拆除違建、廢棄建筑和殘墻斷壁82處,清運生活垃圾4050余噸、農業生產廢棄物303余噸,清理農村黑臭水體4處,整治“六亂”3661處,村莊綠化8000平方米。在各村設置桃樹枝集中堆放點30處、占地66畝,由第三方公司負責定期清運回收,有效解決了道路兩旁桃樹枝亂堆亂放的問題。加快推進農戶“煤改電”工作,全鎮已完成2165戶。配合縣住建部門完成西馬村、萬安村大街立面改造和門頭更換,鎮區風貌形象明顯改觀。
堅持以黨建為引領
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萬安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加強網絡化治理和信訪維穩工作,積極爭創“平安建設示范鄉鎮”,不斷優化社會公共服務,增強文化振興“軟實力”,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提升網格化治理效能。圍繞“全鎮一張網、一網管全鎮”的思路,積極構建“網格長+全科網格員+微網格員”三級治理模式,將全鎮20個全科網格細化為169個微網格,將大學生村官充實進網格員隊伍,常態化開展網格員專題培訓,提升網格員素質,發揮網格員作用,優化網格管理。深入開展“敲門行動”,對安全隱患、矛盾糾紛、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進行仔細摸排,發現苗頭,及時化解,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去年全鎮摸排矛盾糾紛及安全隱患86起,化解率100%。
高度注重信訪維穩工作。結合實際情況,鎮黨委制定了“一周一排查,一周一調度”工作制度,由鎮黨委副書記牽頭,每周開展動態排查,收集各村信訪問題,由各村干部提前介入,包村鎮干部協同配合,真正把信訪問題解決在當地,化解在萌芽狀態。去年全鎮排查化解矛盾糾紛58起,辦結12345政務服務熱線投訴101件,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爭創“平安建設示范鎮”。高標準建設萬安鎮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并配備辦公設備,依托“行政執法大講堂”,開展線上線下培訓,為12名執法隊員統一配發執法服裝,持證上崗,促進執法規范化。高標準打造趙村綜治中心,扎實有序開展了國家安全、反邪教、禁毒、防災減災、防范非法集資等宣傳活動,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積極爭創省級“平安建設示范鄉鎮”。
持續優化社會公共服務。加快完善覆蓋全民、保障適度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做實做好居民醫保參保、社會養老保險和就業創業服務三大工作,充分利用各村便民服務中心,開展就業社保服務村村全覆蓋工作,提高服務的精準度和高效性,真正將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提升文化振興“軟實力”。持續開展“五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規范村規民約,將倡導厚養儉葬、抵制高價彩禮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充分發揮各村紅白理事會作用,全面推動移風易俗,營造文明節儉新風尚。依托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技能培訓、志愿服務等活動。
(張志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