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7-02
為切實保障群眾出行安全,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連日來,我市各級公安交警部門以隱患排查治理為核心,通過科學優化交通組織、強化設施改造、深化宣傳教育等舉措,系統推進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完善安全線
在永濟市第三中學路口,一項創新性交通組織改造引發關注。“我們將停止線、斑馬線后移,在此處施劃了‘月牙’形內輪差警示區域,并在路側增設彩色非機動車道。”日前,剛結束晚高峰勤務的永濟交警大隊城市中隊負責人樊國成介紹。此前,大隊接到群眾反映該路口信號燈配時不合理。隨后,該大隊實地勘查并制定整改方案。本月,該路口交通安全設施已全部改造完畢。
“我知道這個‘月牙’形區域是大貨車右轉彎時的內輪差危險區。過馬路時要遠離這里,前幾天交警叔叔剛到學校給我們講過。”一名小學生指著警示區域認真地說。入夏以來,永濟交警大隊通過優化交通組織、嚴查交通違法、創新宣傳形式等多項舉措,持續提升群眾交通安全意識,有效預防道路交通事故。

增設減速帶
值得一提的是,除即時調整交通標識外,該大隊還延伸宣傳觸角,組織民輔警深入校園開展“知危險 會避險”主題教育活動,以互動實驗形式幫助學生建立安全認知體系。
萬榮交警大隊采用“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模式,高效完成上級部門督辦的4處隱患整改。在G342國道的一隱患處,大隊事故科聯合交通運輸局、公路段專家實地踏勘,形成高標準治理方案,分階段、分路段實施改造工程。“我們建立隱患整改‘驗收銷號’制度,每處點位整改后須經第三方機構安全評估,形成‘排查-整改-驗收-反饋’閉環管理。”萬榮交警大隊負責人表示,系統治理后該路段事故發生率顯著下降,實現群眾投訴零發生。

隱患時時查
臨猗交警大隊針對農村地區事故特點,創新實施“四個強化”舉措:深入鎮村主干道排查交通事故多發點及隱患路段;聯合基層村“兩委”和網格員,動態掌握二輪電動車、農用車違規載人等風險信息;按照“警力隨警情、時段動態調配”原則,強化路面巡控;增設急彎陡坡、臨水臨崖路段路樁、減速帶、反光鏡等安防設施,并督促鄉鎮落實道路養護責任。“現在過村口有減速帶,轉彎處能看清反光鏡,開車踏實多了。”北辛鄉村民張澤成指著新安裝的交通安全提示牌說。
鹽湖交警大隊事故設施科等部門運用大數據分析鎖定高風險點位,實施“一點一策”精準治理。在中心城區學苑路等主干道,通過無人機測繪優化渠化島布局,同步調整信號燈配時方案,實現高峰時段“相位優化、綠波協調”效果。“每處治理點位都要經得起交通模擬推演和實況檢驗,真正將隱患消除在事故發生前。”鹽湖交警大隊負責人表示,精細化改造使轄區重大隱患整改率大幅提升。
“通過精細化改造,轄區重大隱患整改率提高,這些路段的事故率也隨之降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標準、嚴要求的設施改造,為道路安全筑牢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今后他們會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織密人防、物防、技防立體防護網,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記者 樊朋展 劉凱華 張蕊彤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