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7-02

近年來,垣曲縣立足生態優勢,以黨建引領為抓手,以科技賦能農業,探索出一條“綠色種植+多元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子,讓特色農產品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在垣曲縣皋落鄉嶺回村,農豐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李滿國正帶領村民采收首批酵素西瓜。這些西瓜以天然植物發酵制成的酵素替代化肥,通過標準化管理,培育出圓潤飽滿、糖分充足的果實?!皬奶鸸系交ㄉ覀冇媒退丶夹g種植了多種作物,采摘期橫跨6月至10月?!崩顫M國介紹,雖然這種種植方法會增加人力成本,但種植出的水果品質有了很大提升,同時也贏得了市場青睞,線上訂單不斷增加,采摘游客絡繹不絕。明年,合作社計劃引進智能發酵設備,結合電商直播與鄉村旅游,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
華峰鄉黃河村則通過引進珍珠棗油桃8號,打造出早熟甜桃產業帶。面對今年干旱天氣,種植戶張小山在村黨支部支持下安裝了先進的滴灌系統,首年掛果即獲益。“這個品種三分棗香、七分桃甜,糖度達15度以上,市場回頭率極高。”收購商劉雙雙對果實品質贊不絕口。目前,黃河村種植面積已突破100畝,村黨支部副書記李二偉表示,他們將聯合農技專家開展技術培訓,力爭明年畝均收益提升至3000元,讓特色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甜蜜引擎”。
皋落鄉鼎諾種養專業合作社的“老式沙瓤”西紅柿,同樣迎來豐收季。在鄉黨委“黨建+產業”模式推動下,合作社采用有機肥培育、粘蟲板防蟲等綠色技術,種植出皮薄肉厚、酸甜適口的沙瓤西紅柿,日產量達1.5萬公斤。“大學生主播團隊通過短視頻帶貨,讓‘老式沙瓤’西紅柿供不應求?!焙献魃缲撠熑斯蹩≌f。鄉黨委干部包聯小組定期指導生產,確保品質管控與可持續發展,使傳統品種煥發新生機。
從酵素種植到特色林果,從技術革新到品牌打造,垣曲正以“一村一品”的農業特色供給側改革,激活無數山村農業潛能,讓特色種植不僅成為農民增收的“錢袋子”,更成為展現垣曲農業現代化成果的“新名片”。 (記者 劉凱華 文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